伯咸意落落,宾客常满堂。
通达晓万事,要言不可忘。
肃焉老成人,而亦好壶觞。
晋楚争盟主,申韩制令章。
我时在其间,得隽神扬扬。
烈士惜暮年,读书城南庄。
出门荫榆柳,临沼出鱮鲂。
田庐信可乐,奈此道路长。
忆昔酩酊饮,一月八九场。
今此不十一,余日多凄凉。

【注释】

伯咸:即王夷甫,字伯舆,晋人。意落落:心情忧郁。宾客常满堂:宾客常来,座无虚席。通达晓万事:通达事理,了解世事。要言不可忘:重要的言论不能忘记。肃焉老成人:严肃而从容地处理政事。壶觞(zhāng):酒器,泛指酒。晋楚争盟主:春秋时晋国、楚国争夺中原霸权的大事。申韩制令章:申不害和韩非的治术,为法家之学。我时在其间:我处在中间。得隽神扬扬:得到晋升,神采飞扬。烈士惜暮年:有壮志的人因年华老去而感到遗憾。读书城南庄:城南有个读书的地方。榆柳:榆树和柳树。出鱮鲂(fánɡ):《论语·先进》“鱮鱼”条:“子路曰:‘鲤也何敢望斯?’子曰:‘鲤乎,不观于鱼乎?君子哉!若由也,不得其风,不可以与人言也。’”《论语正义》引李奇说:“鱮者,鱼名,大者也。”鱮鲂即鱮鱼,这里泛指鲤鱼。田庐信可乐:农田田园实在使人喜欢。奈何:哪里。奈此道路长:哪里是长久的道路呢?忆昔酩酊饮:回忆过去痛饮作乐。一月八九场:每月饮酒十数场。今此不十一,余日多凄凉:现在这样的日子不多了,其余日子都感到很凄凉了。余:剩下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王夷甫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总结。诗中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世俗隔绝的生活态度。

全诗以“忆昔”领起,首句写心境,次句写环境,第三句写人物。三、四两句点题,“要言不可忘”是全诗的主题。五、六两句写自己的处世态度,“老成人”与“壶觞”相照应,“壶觞”即指酒器,这里借指酒杯,表明自己喜欢饮酒,同时暗含了人生短暂之意。七、八两句用典,说明自己处在一个充满机遇的环境之中。“晋楚争盟主”和“申韩制令章”,都是当时诸侯间争夺霸权的故事,暗示了自己所处的地位和环境。九、十两句写自己的处境,“得隽神扬扬”和“烈士惜暮年”都是说自己得到了提拔和升迁,神气活现。然而这种得意只是一时的,很快又感到失意,最后一句“田庐信可乐,奈此道路长”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忧虑。

全诗语言流畅,风格清新自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