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年内,忧乐千万端。
念念不相袭,长与岁月迁。
暮年壮心歇,欲入名山巅。
缉草为冬裘,拾穗充朝餐。
未尽生灭相,且断恩爱缘。
俗儒难与语,三复西来篇。
【注释】
- 杂诗十一首:作者所辑诗歌集。
- 雨潦不歇:指连续不断的雨水。
- 独居一室:孤独地住在一间房子里。
- 多忧生之嗟:对生命感到忧虑和叹息。
- 人生百年内:人的一生只有一百年左右的时间。
- 忧乐千万端:忧愁和快乐的事情有成千上万。
- 念念不相袭:每时每刻都不同,没有重复。
- 长与岁月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 暮年壮心歇:到了晚年,豪情壮志已经衰减。
- 欲入名山巅:想要去著名的高山上。
- 缉草为冬裘:用草做成衣服,冬天用来御寒。
- 拾穗充朝餐:捡些稻穗来充当早餐。
- 未尽生灭相:还未完全懂得生死的循环往复。
- 且断恩爱缘:暂且断绝恩爱的人之间的情感。
- 俗儒难与语:世俗的儒者难以理解他的想法。
- 三复西来篇:反复阅读从西方传过来的诗篇。
【赏析】
这首诗是《杂诗》十一首中的第四首,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担忧,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
“雨潦不歇独居一室多忧生之嗟”,这是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在孤独的环境中,诗人深感生活的艰辛,对人生的忧虑也随之加深。“人生百年内,忧乐千万端”。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人生短暂,而忧喜之事却无穷无尽。每一刻都在变化,每一刻都在面对新的挑战。这种无尽的忧虑让诗人倍感压力。
诗人并未被这些忧虑所困扰,而是选择了勇敢面对。“念念不相袭,长与岁月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态度。他认为生命是不断变化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新的可能性。因此,他并不害怕时间的流逝,而是选择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追求自己的理想。
“暮年壮心歇,欲入名山巅。”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在人生的晚年,他的雄心壮志已经消退,但他仍然渴望进入名山,寻求心灵的平静。这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也是对生命价值的坚守和追求。
“缉草为冬裘,拾穗充朝餐。”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用草做成衣物御寒,以捡来的稻穗作为午餐。虽然生活艰难,但诗人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对生活的顽强和坚韧,也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
最后两句“未尽生灭相,且断恩爱缘”。这是诗人对生死的看法。他认为生与死是永恒的轮回,无法完全理解和把握。然而,他选择暂时放弃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和追求。这是一种对生活的超脱和解脱,也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生命价值的坚守和追求。它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生命的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