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工动色匠氏喜,敕使行台定无怒。平原莽旷毕出砖,署县发卒罗砖船。
大艘小舶尽查报,来商去贾无敢前。要资纳贿始一脱,白昼牙校明哄阗。
报船未已还签部,越里穷乡索殷富。家饶斗斛那得眠,囊有锱铢悉充赂。
分画宁蒙滑胥悯,逋逃反遭苦刑锢。君不见砖船报尽解头过,未解之砖尚填布。
又不见县官库吏日夕忙,秤金量银如太仓。

皇砖叹

监工的官吏动容匠人,皇帝敕使行台定无怒。平原上用砖铺路,署县发卒搬运罗船。

大船小船全部查报,来商去贾不敢前行。要资纳贿才得过,白昼牙校明哄阗。

报船未已还签部,越里穷乡索殷富。家有斗斛那得眠,囊有锱铢悉充赂。

分画宁蒙滑胥悯,逋逃反遭苦刑锢。君不见砖船报尽解头过,未解之砖尚填布。

又不见县官库吏日夕忙,秤金量银如太仓。

注释:

皇砖叹

监工的官吏动容匠人,皇帝敕使行台定无怒。平原上用砖铺路,署县发卒搬运罗船。

大船小船全部查报,来商去贾不敢前行。要资纳贿才得过,白昼牙校明哄阗。

报船未已还签部,越里穷乡索殷富。家有斗斛那得眠,囊有锱铢悉充赂。

分画宁蒙滑胥悯,逋逃反遭苦刑锢。君不见砖船报尽解头过,未解之砖尚填布。

又不见县官库吏日夕忙,秤金量银如太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监工官员与工匠之间的矛盾,以及他们对待商人的态度。诗中通过对比、讽刺等手法,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的黑暗面。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监工官员对工匠的喜悦和皇帝敕使行台对他们的愤怒。这里的“动容匠人”和“定无怒”表达了监工官员对工匠的关心和皇帝敕使对工匠的惩罚。

诗的后三句描绘了工匠们被要求搬运砖船的场景。这里强调了工匠们的辛勤劳动和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对商人的态度。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商人在监工官员和官吏面前的困境。这里提到了商人需要交纳大量的金钱才能获得过境的机会,而白昼牙校(即官府中的贪污腐败)则利用这个机会进行敲诈勒索。

诗的后半部分再次提到了商人的处境。这里提到了商人被要求交纳更多的金钱才能获得过境的机会,而逋逃(逃避税收)反而遭受更加严厉的惩罚。

整首诗通过对监工官员、工匠、商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描写,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黑暗面和不公平现象。同时,诗中使用了一些典故和比喻,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