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奈寒侵季子裘,忽惊同载李膺舟。
使星一点依南斗,肯作聊城五夜留。

【赏析】

此诗作于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十月二十一日,诗人在赴任途中与李攀龙相遇。诗中表现了作者的豪放不羁的性格。

首句“不奈寒侵季子裘”,是说面对严寒的侵袭,我无法忍受,只好穿上皮裘,以御风寒。季札是春秋时吴国的贵族,他穿着皮裘去见徐君,被徐君称赞为有风度。这里用“季子裘”比喻自己的皮裘。第二句“忽惊同载李膺舟”,是说突然感到和李攀龙一起坐在一条小船上,好像和李膺坐在一起一样,而李膺是东晋名士,他曾经和谢安、王濛等一起游山玩水,并写下了许多山水游记。这里用“同载李膺”比喻和李攀龙一起出游。第三句“使星一点依南斗”,是用古代神话传说来写自己和李攀龙的交往。据《史记·天官书》记载:南斗六星,为天帝的第六妾,主司人间的寿命。这里把李攀龙比作“使星”,意思是李攀龙像北斗星一样照耀四方,能影响人们的命运。第四句“肯作聊城五夜留”,是说李攀龙不肯做“聊城五夜留宾”。据《战国策》记载:齐宣王曾设宴款待孟尝君(田文),但孟尝君却不肯留下来。后来孟尝君到秦国去,秦王想杀掉他,幸得鸡鸣狗盗之徒帮助他逃出函谷关。李攀龙不愿做孟尝君那样的食客,不愿留下当“聊城五夜留宾”,而是想远游。

这首诗是作者在赴任途中偶遇挚友李攀龙时所作。全诗四句,前三句写景,末一句叙事,语言朴实自然,意境开阔豪迈,表达了作者与友人欢聚畅饮、高谈阔论的欢乐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