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蓟北门,试寻桑干源。
飞雨四面至,河山为之昏。
高有营坞处,惊沙走颓垣。
下有战死骨,白兼沙土痕。
奔潨万雷喧,赤石孤电翻。
讵知苍茫际,神明悼其冤。
驱车过古城,暝拉翁投村。
解衣燎新火,松亭已升暾。

燕山八景·蓟门飞雨

出自蓟北门,试寻桑干源。
飞雨四面至,河山为之昏。
高有营坞处,惊沙走颓垣。
下有战死骨,白兼沙土痕。
奔潨万雷喧,赤石孤电翻。
讵知苍茫际,神明悼其冤。
驱车过古城,暝拉翁投村。
解衣燎新火,松亭已升暾。

注释:

  1. 蓟山:指燕山八景之一的蓟门,即现在的北京市。
  2. 桑干源:桑干河的源头,位于今河北张家口一带。
  3. 四周:周围。
  4. 昏:昏暗。
  5. 高:地势高的。
  6. 营坞:军事要塞。
  7. 战死骨:战场上阵亡的士兵遗骨。
  8. 冲霄:直冲云霄。
  9. 苍茫:广阔无边。
  10. 神明:上天或神祇。
  11. 暝拉:傍晚时分。
  12. 松亭:用松木搭建的亭子。

赏析:
《燕山八景·蓟门飞雨》是一首描绘燕山地区自然景观和战争场景相结合的诗篇。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燕山地区的壮丽景色和战争的残酷。全诗以蓟山为背景,通过对蓟门、桑干源等地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伤害的深深忧虑。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燕山八景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