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终难料,夜长耿不眠。
酒醒灯晕里,秋堕叶声边。
盆盎乾坤梦,溪山藜苋缘。
平生陈正字,死不受人怜。
《秋夜不寐》是唐代文学家元稹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写诗人深夜难眠的情景,并借此抒发了诗人的身世之感与人生哲理。全诗意境清冷,语言凝练,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充分体现了元稹诗歌的“苦吟”特色,堪称元稹代表作之一。
译文:
造物终难料,夜长耿不眠。(天公难料事,夜深人不眠)
酒醒灯晕里,秋堕叶声边。(醒来时灯光昏暗之中,秋日落叶声中)
盆盎乾坤梦,溪山藜苋缘。(梦中乾坤大,生活靠渔樵)
平生陈正字,死不受人怜。(我一生正直,死后不受他人怜悯)
注释:
- 造物:天公,指自然界。
- 耿:通“竞”,争。
- 藜(lí):草名,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叶子绿色,花穗黄色,可食。
- 正字:这里指正直、刚直的人,即正直之人。
- 瓢(piáo)然:形容饮酒时的动作,也形容喝酒时醉意朦胧的样子。
- 盆盎(péng’àng): 古代的一种圆形瓦器,有盖。
- 藜苋(lí xián):泛指粗劣的食物。
- 陈正字:指作者自己曾做过官的人。
- 受:接受。
赏析:
此诗以”秋夜不寐”为题,描写的是诗人在秋夜难眠的情景。首联点明时间与环境,渲染氛围;颔联描绘诗人因夜长而难以入睡,醒来后看到灯晕中的秋叶,听到落叶声。颈联通过梦境和现实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尾联则表现了诗人的坚韧性格以及他生前为人正直、死后不愿受他人怜悯的决心。整首诗意境清冷,语言凝练,寓意深刻,充分体现了元稹诗歌的“苦吟”特色,堪称元稹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