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轻裘豪且雄,挽弓射龙江水中。落日半壁翻江赤,巫峡明月啼𤠔狨。
中原一发渺何许,峨岷万里来秋风。古云剑阁罪真宰,盗贼窃据今无同。
地生度量固人力,全活民命天为忠。健儿倒戈喜多梦,归来散马关之东。
燕然铜柱亦细事,致君尧舜臣之功。野夫甘守西山饿,再见庶物回冲融。
庶几乎再见庶物回冲融。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情感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本题,先要理解全诗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然后结合注解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根据要求赏析诗歌。
(1)“剑阁行寄彭济物总制”,首句点明题旨,表明了作诗的目的。“剑阁”,地名,位于四川剑门关附近。据传,三国时诸葛亮曾在此屯兵练兵。《元和郡县志》记载:“剑门,一名公孙关。”《太平寰宇记》说:“剑阁山有公孙氏墓。”这里用“剑阁”来比喻诗人,说明作者在蜀地任上,心情豪迈而壮阔。“轻裘”、“豪且雄”,描绘了一幅诗人身披轻裘,威武豪迈的形象,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英勇善战的气概。“挽弓射龙江水中。落日半壁翻江赤,巫峡明月啼𤠔狨”是写自己与士兵一起渡过长江,在巫峡口边射杀龙王的情景。“箭射蛟龙,水波激荡,江水翻滚,犹如落日余晖映照江面,红光万道,十分绚丽”。诗人以豪壮之笔,描写出壮观的场景:龙王被射死,江水翻腾,太阳也仿佛为之黯然失色,为下文写诗人与士兵们在蜀地的生活作铺垫。
(2)“中原一发渺何许,峨岷万里来秋风”两句,写出了诗人在蜀地的所见所闻。“中原”即指中原地区,泛指祖国。“峨岷”指四川的峨眉山与岷山。“一发”指一点消息或音讯。“来秋风”指诗人从四川传来的捷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从中原传来的一点消息都难以确定,我来到四川已经很长时间了,这里的秋天特别寒冷。这反映了诗人身处蜀地的孤寂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此联中“中原一发渺何许”一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把中原一带的音信比作“渺何许”,既表现了蜀地偏远荒凉的景象,又烘托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峨岷万里来秋风”一句,将“万里”和“秋风”两个概念联系起来,形象地表现了蜀地的辽阔和艰苦。
(3)“古云剑阁罪真宰,盗贼窃据今无同”,“古云”一词,既是回顾历史,也是对现实的一种概括。“剑阁”即剑门关,位于四川剑阁县西。“真宰”指古代贤明的君主,此处借指刘备。刘备曾驻兵于此,并在此设下重兵,抵御曹军。“盗贼窃据今无同”一句,意思是说现在的剑阁已经不是当年刘备驻守时的剑阁了,现在的盗贼猖獗,没有当年刘备的贤明治理。这一句既表现了当时剑阁的混乱状况,又表现了诗人对当前局势的担忧。
(4)“地生度量固人力,全活民命天为忠”,意思是土地生养万物固然要靠人力,但是要想让百姓安居乐业,就更需要上天的保佑。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天地人三才关系的认识。
(5)“健儿倒戈喜多梦,归来散马关之东”,这句诗的意思是,健儿们高兴地放下武器,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长安。“散马关”,即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健儿”即战士。这句诗描绘了战争胜利后战士们归家的喜悦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6)“燕然铜柱亦细事,致君尧舜臣之功”,这句诗的意思是,燕然山上的铜柱虽然是一件细小的事情,但也是建立功勋、实现理想的重要事情。“燕然”,指燕然山。燕然山位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致君尧舜臣之功”一句的意思是说,我要努力工作,使自己成为像尧舜一样的圣君,做他的臣民。“尧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两位圣明君王,他们都是杰出的政治家,具有卓越的领导才能。
(7)尾联两句“野夫甘守西山饿,再见庶物回冲融”,意思是:一个普通的人甘愿过着清苦的生活,去西山里吃些野菜充饥;希望再次见到万物和谐相处、天下太平的景象。这两句诗表现出诗人渴望和平、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野夫”一词,既是自谦之词,也是诗人对自己生活态度的描述。这里的“野夫”不是真正的隐士,而是对普通百姓的称呼。“西山”即终南山,位于陕西西安南面,是古代文人隐居之地。“冲融”是和谐的意思。这两句诗既表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又表现出他对国家大事的关心。
(8)最后两句“庶几乎再见庶物回冲融”,意思是说:或许有一天能够再一次看到万物和谐相处、天下太平的景象。这两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又有一丝无奈之情在其中。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赴蜀途中所作,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忧虑,表达了他渴望立功报国的理想抱负。前四句描绘了作者在蜀地的生活和感受,中间八句则表现了他对于国家前途的看法以及个人理想的追求。后四句表达出诗人对于未来和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气势磅礴,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