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山,原名鲍之钟,清代诗人,卒于公元1802
鲍之钟,清代诗人,字论山,一字礼凫,号雅堂,丹徒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鲍皋,字步江,号海门,是国子监的生员,也是当地有名的“京口三诗人”之一。
鲍之钟少年即负才名,文采秀逸高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中进士,官至户部郎中。晚年流连诗酒以终。他的诗歌作品在乾隆下江南时被召试第一,由此获得声誉。
论山,原名鲍之钟,清代诗人,卒于公元1802
鲍之钟,清代诗人,字论山,一字礼凫,号雅堂,丹徒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鲍皋,字步江,号海门,是国子监的生员,也是当地有名的“京口三诗人”之一。
鲍之钟少年即负才名,文采秀逸高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中进士,官至户部郎中。晚年流连诗酒以终。他的诗歌作品在乾隆下江南时被召试第一,由此获得声誉。
【注释】 1. 赠严冬友:赠别严冬友。严冬,名不详,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2. 丁卯桥边旧有村:在丁卯桥边曾经有过一座村庄。丁卯,地名。 3. 维舟相访值黄昏:乘船去访问他,正逢日暮时分。维舟,指乘着船。值,遇到。 4. 客愁近转山阴棹:客愁近来更加浓厚,就像船上摇着山阴的桨一样。山阴,地名。棹,划桨。 5. 乡梦遥连白下门:故乡的梦境遥连着金陵的城门。白下,即南京。 6. 云暗西津分雁影
暮抵潭柘寺 峰峰带夕阳,倏已落山背。 参差楼殿影,远山藤萝外。 沿缘白石湾,豁开青莲界。 郁然松桧深,金刹山门大。 撞钟千指集,洗钵诸天会。 遂登般若坛,一览众峰最。 暝色到来迟,苍崖犹可绘。 寻幽非易竟,日夕亦云愒。 一觉到僧床,潺潺枕边濑。 注释: 1. 暮抵潭柘寺:傍晚到达潭柘寺,即抵达这个地方。 2. 峰峰带夕阳:山峰被夕阳染红。 3. 倏已落山背:瞬间已落在山的背后。 4.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陈维崧创作的,描绘了作者在沅陵七夕之夜与友人同德树堂江上夜坐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自然的感慨。 诗句解析: - 天涯此何夕,斜月一钩闲。天涯指的是遥远的地方,此处指诗人所在的沅陵。此何夕是指这个夜晚是什么时间,斜月一钩闲形容月亮斜挂在天空,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共坐清沅上,回瞻碧汉间。共坐在清澈的沅江之上,回望银河之间。清沅上指的是清澈的沅江,碧汉间指的是银河。 -
诗句原文: 竹西高馆坐披云,霁少阴多客思纷。 秋到此时刚一半,月从何处得三分。 译文: 在竹西的高处馆舍中我坐下,天空被云雾笼罩着。雨后天气阴沉,让人感到许多的客人思绪纷纷。秋天已经过去了一半,月亮从哪里得到它的三分之一? 注释: 1. 竹西:地名,指苏州的西区,因风景秀美而得名“竹西”。 2. 高馆:高耸的楼房,此处指竹西的高馆。 3. 披云:形容云层厚重,遮蔽了大部分天空
谢公只爱东山住,未识金焦两点青。何似称诗狂御史,相将放棹古中泠。 这首诗的大意是:谢灵运只喜欢在东山居住,却不知道金焦山的两个山峰如此青翠。他怎么能比得上那些号称诗人的人呢?他们一起驾船游览古中泠,真是令人羡慕啊!这里的“东山”指谢家在建康的住宅,即谢朓《入朝曲》中的“暂出东方住,遥知未眠客”。金焦山位于镇江北固山上,是古代名胜之一。而“两峰青翠”则是指金焦山的山峰苍翠如玉,十分美丽。
历游三山大悲诸寺 三山是指中国的舟山群岛中的普陀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大悲寺位于普陀山的东部。这里有很多寺院和塔。我游览了这些地方。 山深趣不穷,寺古荒亦妙。 山上的景色深邃,乐趣无穷无尽;寺庙古老而荒凉,也很美。 我来值秋晚,霜叶红如烧。 我在秋天的时候来到山上,看到树叶被霜打后变成了红色,像燃烧的火焰一样。 径曲遂幽寻,峰明宜远眺。 小径弯曲通向深处,山峰明亮适合远观。 坡陀上下竺
【注释】 1.彭城:今江苏徐州市。 2.落日大河横:落日映照的大河横卧在天空中。 3.水长频移渡:河水长流,频频地要渡河。 4.堤高半掩城:城墙因水流而露出部分。 5.黄楼:指徐州的黄楼。 6.白塔:指徐州的白塔。 7.暝色:傍晚时天色昏暗的样子。 8.弓衣:古代穿在身上的弓衣。 9.数骑行:几辆车子一起过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徐州时写的。首联写诗人来到徐州不久就到了彭城
赠严冬友 淮南秋杪见飞鸿,萍梗无端接远风。 海内有情吾辈在,天涯多病几人同。 殷勤酒盏违官阁,珍重吟笺托钓筒。 柳色已残梅信早,凭谁折寄慰匆匆。 译文: 在淮南的秋天末看到飞过的大雁,像漂泊不定的浮萍与远方的风相接。 虽然我身处四海之内,但心中有着深深的友情,你我在天涯海角都能感受到彼此的心意和思念。 请将你的酒杯借我用一用,因为我要独自前往官舍,不能与你一同饮酒。 我要将我的诗稿交给你
诗人缪徵甲是清代的诗人。 字布庐,号存希,生于清朝乾隆年间,江阴(今属江苏)人。他的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存希阁诗集》流传至今。缪徵甲的诗歌创作主要集中在他的诗集《存希阁诗集》中,据记载,他的作品包括七言绝句、五言律诗等多种形式
钱宛鸾是清代诗人,字翔青,是吴县人,也是云间张室的成员。在文学上,他以其工诗和善画著称,其作品风格风流儒雅,被誉为擅绝三吴。 钱宛鸾的生平事迹及其文学成就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1. 生平背景 - 钱宛鸾生活在清朝,字翔青,是吴县人,也是云间张室的成员。 - 他擅长书法、绘画,并有丰富的文学创作,其作品在当时受到广泛赞誉。 2. 主要作品 -
清福建侯官人,字巨廷,一字退谷。 乾隆二十四年举人。 历邵武、嘉义、安溪等县教谕。 少时喜读宋儒书。 于清儒好胡渭、顾栋高、任启运、方苞四家著作,谓其切于伦常日用。 在台湾曾应聘修志。 巡道某议辟台湾山后蛤仔滩,金銮考其始末,作纪略。 另有《泉漳治法》、《退谷文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