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峰带夕阳,倏已落山背。
参差楼殿影,远山藤萝外。
沿缘白石湾,豁开青莲界。
郁然松桧深,金刹山门大。
撞钟千指集,洗钵诸天会。
遂登般若坛,一览众峰最。
暝色到来迟,苍崖犹可绘。
寻幽非易竟,日夕亦云愒。
一觉到僧床,潺潺枕边濑。

暮抵潭柘寺

峰峰带夕阳,倏已落山背。

参差楼殿影,远山藤萝外。

沿缘白石湾,豁开青莲界。

郁然松桧深,金刹山门大。

撞钟千指集,洗钵诸天会。

遂登般若坛,一览众峰最。

暝色到来迟,苍崖犹可绘。

寻幽非易竟,日夕亦云愒。

一觉到僧床,潺潺枕边濑。

注释:

  1. 暮抵潭柘寺:傍晚到达潭柘寺,即抵达这个地方。
  2. 峰峰带夕阳:山峰被夕阳染红。
  3. 倏已落山背:瞬间已落在山的背后。
  4. 参差楼殿影:参差不齐的楼殿影子。
  5. 远山藤萝外:远处的山峦被爬山虎覆盖。
  6. 豁开青莲界:开辟出一片青色的莲花世界。
  7. 郁然松桧深:郁郁葱葱的松树和桧树。
  8. 金刹山门大:金光闪闪的佛塔,雄伟的山门。
  9. 撞钟千指集:钟声如千指敲击。
  10. 洗钵诸天会:洗钵时有诸天参加。
  11. 遂登般若坛:于是登上般若台。
  12. 一览众峰最:俯瞰所有山峰中最高峰。
  13. 暝色到来迟:黄昏来临得较晚。
  14. 苍崖犹可绘:苍老的山崖依然可以描绘。
  15. 寻幽非易竟:寻找幽静之处并不易实现。
  16. 日夕亦云愒:白天也很辛苦。
  17. 一觉到僧床:一觉睡到了和尚的床上。
  18. 潺潺枕边濑:在潺潺的水声中入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暮色中的潭柘寺景色的诗。首联“峰峰带夕阳,倏已落山背”描绘了落日余晖下的群山景象,以及太阳即将落入山脉的背影。颔联“参差楼殿影,远山藤萝外”写出了寺庙建筑的影子在远山上的藤蔓之中显得模糊不清,增添了一种神秘感。颈联“豁开青莲界,郁然松桧深”则形容这片区域如同一片青莲世界,而树木则深深地扎根于此,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接下来的几联则进一步描绘了潭柘寺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佛教文化,如“撞钟千指集,洗钵诸天会”等句子,都体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敬仰之情。尾联“一觉到僧床,潺潺枕边濑”则表达了作者终于找到了一处宁静的地方,在潺潺的溪水声中进入了梦乡。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祥和的佛教圣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