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队里混铅华,垂老参师日半斜。
不向秋风怨团扇,却教明月进琵琶。
朝留楚簟身为雨,夜绣茅君线作霞。
见说缑山闲姊妹,尚论恩宠旧谁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宫人入道
昭阳队里混铅华,垂老参师日半斜。
不向秋风怨团扇,却教明月进琵琶。
朝留楚簟身为雨,夜绣茅君线作霞。
见说缑山闲姊妹,尚论恩宠旧谁家。
注释:
- “宫人入道”:宫中的女子学习道术(道教)。
- “昭阳队里混铅华”:昭阳宫中的女子们用铅粉涂脸打扮。昭阳宫,唐中宗时所建。
- “垂老参师日半斜”:年纪大了,在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开始学习道术。
- “不向秋风怨团扇”:不像那团扇一样被弃置不用而哀怨。团扇,古代美女常用的扇子,这里比喻被抛弃的人。
- “却教明月进琵琶”:反而让明月进入琵琶弹奏。这里的“进”可能是指把月亮作为乐器弹奏出来。
- “朝留楚簟身为雨,夜绣茅君线作霞”:早晨留下楚地的竹席作为雨,夜晚绣着茅草神仙的丝线化作云霞。楚簟,指楚地的竹席。
- “见说缑山闲姊妹,尚论恩宠旧谁家”:听说那里有闲散的姐妹们,还在谈论过去受到宠爱的是谁家的。缑山,传说中的神仙居住之地,这里借指神仙。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唐代宫女生活的写照,反映了她们在宫廷中的悲惨遭遇和不幸命运。诗中通过描绘她们的美丽、才华以及她们的命运变迁,表达了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宫廷生活的批判。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人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