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黄瓦白照千家,雪里迎春倍物华。
士女红楼先卷幔,吏人采杖忽生花。
瑞多自古无连岁,路滑从东接郡衙。
半是三农占水旱,直随牛尾不辞赊。

【赏析】

这首诗是元末诗人陈泰来所作。此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迎春”即指春天来临,而“雪里”则说明此时正值寒冬腊月,雪后初晴,春意已浓。

首句写冬日的景色。“云黄瓦白”描绘了一幅冬日里雪后的清晨图:天边飘落着洁白无瑕的雪花,屋顶上积满了厚厚的白雪,整个大地都被银装素裹,分外明净。接着以“照千家”三字总领下一句,写雪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雪后,阳光透过云层照耀大地,使千家万户都沐浴在一片光明之中。这里的“照千家”,既是写雪后之景,也是写雪对人们生活的积极影响。

接下来两句紧承上文,描写了人们在雪中迎接新春、欢度佳节的情景。“士女红楼先卷幔”,说的是一些文人墨客和仕女们纷纷来到红楼中欣赏雪景,尽情地欣赏这难得的好时光;她们或凭栏远眺,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或举杯饮酒,吟诗作赋,畅谈人生。“吏人采杖忽生花”,写的是官吏们也纷纷走出衙门,到野外去欣赏雪景。他们手拿竹杖,踏着积雪,赏景聊天,心情愉悦。

第三联写民间百姓的生活状态。“瑞多自古无连岁”,“瑞”指祥瑞之气,这里指美好的年景;“古”指自古以来,“无连岁”指很少有连续几年都是美好的年景。诗人认为,这样的瑞兆是从来没有过的,可见当时社会的贫困和人民生活的艰辛。而老百姓们却能够在这样的年景下,不辞辛苦地耕种田地,期盼丰收。“路滑从东接郡衙”,意思是道路湿滑,从东方传来了官署的消息:郡衙要派人来征收赋税。这句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状况。

尾联两句写农民们的辛勤劳动。“半是三农占水旱”,意思是有一半的农田因为水灾或旱灾遭受损失;“直随牛尾不辞赊”,“赊”是古代借贷的一种形式,即出典。这句话的意思是农民们为了还债,不得不跟随牛尾巴一起奔波。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深切同情。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春天景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高尚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