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梁台殿一灰飞,荠麦清明雉兔肥。
坏榜几更金刹字,饥魂应烂铁城围。
东来镜折龙潭水,北去芦长燕子矶。
千古兴亡真一梦,隔江闲数莫鸦归。
诗句解读与赏析
第一句:清凉寺云是梁武台城
- 注释: “清凉寺”指位于今天的南京清凉山的南朝梁代佛教建筑。“梁武”指的是南梁武帝萧衍,这里用来形容萧衍所建的佛寺或其遗迹。“台城”则是南梁都城的旧称,位于今天的南京市秦淮区。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历史沧桑感,通过将清凉寺与古梁武帝的台城联系起来,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文化遗产的重视。
第二句:萧梁台殿一灰飞,荠麦清明雉兔肥
- 注释: “萧梁”指南朝梁朝,“台殿”即台城,“灰飞”意味着被破坏或遗忘。“荠麦清明雉兔肥”描述了春天的景象,荠菜、小麦、清明时节的野鸡和兔子等都显得生机勃勃。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色,同时也隐喻了历史的消逝。荠麦代表农田,清明时自然生机勃勃,但这样的繁荣在历史长河中却显得短暂而脆弱。
第三句:坏榜几更金刹字,饥魂应烂铁城围
- 注释: “坏榜”可能指的是废弃的寺庙招牌或其他标志物。“金刹”意为金光闪闪的寺庙,“饥魂应烂铁城围”则形容因饥饿而死的人魂魄仿佛要被城墙内的铁链束缚。
- 赏析: 这句话通过对比废墟与金碧辉煌的寺庙,以及饿殍之魂与坚厚的城墙,形象地展现了战争与饥荒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
第四句:东来镜折龙潭水,北去芦长燕子矶
- 注释: 这里的“东来镜折”和“北去芦长”分别指从东边来的镜子被折断,以及向北方而去的芦苇长得很长。燕子矶位于长江北岸,此处可能是诗人的行踪或是观察。
- 赏析: 通过描绘镜子和芦苇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以及对旅途经历的描述。这两句诗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感受和旅途中的见闻体验。
第五句:千古兴亡真一梦,隔江闲数莫鸦归
- 注释: “千古兴亡”指的是历史上无数的兴衰更替,“真一梦”比喻这些变化如同一场大梦一般虚幻无常。“莫鸦归”可能是指乌鸦,常用来象征不详之兆或丧事。
- 赏析: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深沉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最后一句更是以乌鸦归巢作为结尾,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