缟衣綦履誉乡邻,六十年来老此身。
庭畔霜枝徒有夜,镜中云鬓久无春。
每因顾影啼成雨,翻为旌门切作颦。
百岁双飞元所志,不求国难表忠臣。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先要理解诗词内容,把握诗词主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如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布局、表现手法等)和艺术效果。

“节妇篇”,即《寡妇诗》的省称。《全唐诗》编为第五百八十四卷。这是一首咏叹寡妇生活的诗。开头二句说这位妇女身穿白麻布衣,脚穿黑麻鞋,在乡里很受尊敬;六十年来,她一直守寡,没有改嫁。三、四两句写她年老体衰,镜中白发,霜打枝头,已无青春。五六句写她因思念丈夫而流泪,又因丈夫去世而忧伤。七八句写她的悲伤之情无法排遣。最后两句写她的愿望:百岁之后愿与丈夫双双飞去。此诗以寡妇的生活经历为线索,从白发到流泪再到忧伤,层层递进,抒发了寡妇的哀怨之苦。

【答案】

译文:

我穿着白麻布衣,脚踏黑色麻鞋,在乡里受到尊重。六十年来守着寡居,没有改嫁。

如今年纪老了,头发也花白了,庭边的树木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

常常独自对着镜子哭泣,泪水化作雨点落在地上。丈夫去世后,我悲痛万分。

我的丈夫和我一同飞向蓝天,这是我最大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节妇的悲哀生活。诗一开始,便点明她是“缟衣綦履”的“乡里”,而且“六十年”来一直守着寡居,“未改嫁”。这就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典型的节妇图象。接着,诗人便由“缟衣綦履”转入对“庭畔霜枝”“镜中云鬓”的描写:霜打枝头,绿叶凋零,白发丛生,青丝变白。这既是对节妇岁月流驶的写照,也暗寓了她内心的悲戚。“每因顾影啼成雨”,则进一步写出了她的孤寂与凄凉。“翻为旌门切作颦”,则是说她为丈夫的死而痛苦不已。

结尾两句是诗人的感情升华,也是全诗的高潮所在。这里,“百岁双飞元所志”,是说:“百年之后,我和丈夫一同飞上天空,这是我们最大的愿望。”但这个愿望并未能如愿以偿。于是诗人发出了无可奈何的叹息:“不求国难表忠臣。”

此诗一气呵成,感情真挚,风格沉郁,语言质朴,具有一种动人的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