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叶秋皋尽一飞,霜天孤尔伴鹑衣。
锦缨未斗知谁绝,绛帻初笼听漏归。
同腐怜侬终草木,高颠学凤自仪威。
少翁枉有弹尘物,半向南山额上巍。

注释:

百叶秋皋尽一飞,霜天孤尔伴鹑衣。

百叶秋皋尽一飞,霜天孤尔伴鹑衣。

鸡冠:比喻人头上的红巾子或花翎。 百叶秋皋尽一飞,霜天孤尔伴鹑衣。

秋天的山岗上,一片落叶飘荡;寒霜笼罩着天空,你独自相伴于那红色的头巾。

锦缨未斗知谁绝,绛帻初笼听漏归。

锦缨初笼听漏归,绛帻未斗知谁绝?

锦缨:华丽的丝带。 绛帻:古代的一种红色头巾。

锦缨未斗知谁绝,绛帻初笼听漏归。

华丽的头巾还未被争斗所染污,刚刚戴上的头巾,仿佛听到了更夫打更的声音。

同腐怜侬终草木,高颠学凤自仪威。

同腐怜侬终草木,高颠学凤自仪威。

同腐:一起腐烂。 怜侬:怜爱。 终:最终。 高颠:形容地位高,有权势。 仪威:风度和仪表。

同腐怜侬终草木,高颠学凤自仪威。

你终究与草木一样腐朽,却仍然模仿凤凰的高超姿态。

少翁枉有弹尘物,半向南山额上巍。

少翁:传说中的汉武帝时的人,擅长射箭。 弹尘:即弹丸。 南山:指庐山,在今安徽境内。

少翁枉有弹尘物,半向南山额上巍。

少翁枉有弹尘物,半向南山额上巍。

枉有:白白拥有。 弹尘:弹丸之类的东西。 南山:指庐山,在今安徽境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人张祜的《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生动地描写了公鸡的威武形象。首联用百叶秋皋来写公鸡展翅高飞的样子,用“霜天孤尔”来形容公鸡独自陪伴在红巾子上的情景。颔联则运用对比手法,以锦缨和绛帻的描绘,写出公鸡虽尚未参与争斗但却有威严之态,暗示出公鸡虽然还没有成为争斗的对象,但其威武的姿态已让人敬畏。颈联进一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将公鸡比作草木和鸾凤,表达了诗人对公鸡的赞美之情。尾联则通过“枉有”一词,写出公鸡虽然拥有弹丸等武器,但其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这些外在的东西,而是在于其内在的威武气质。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公鸡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公鸡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