筵前半醉起逡巡,窄袖长袍妥着身。
若使吹箫人尚在,今宵应解说伊人。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然后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一两个词语来概括景物的特点;最后结合着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题时要熟悉常见的表达技巧与修辞手法。

本题的注释为:

①潘公,即潘大临,嘉靖三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②细子,指潘大临的儿子潘士亨。③吹箫人:指刘伯温(字文叔,号文山)曾吹箫引凤,得遇明太祖朱元璋。④“解说伊人”:是说如果刘伯温还在,今晚定能解说自己的心上人。⑤“癸丑年”,是指嘉靖三十二年,即诗人去世的前一年。

译文:

筵前半醉起身徘徊,窄袖长袍妥贴身姿。

假如吹箫的人还在,今晚该为我诉说心事。

赏析:

《席上作》写的是诗人在筵席上饮酒时所思之景、之情、之意。首联写诗人因酒后失态而感到羞愧难容。颔联写诗人因思念故人情事而生感慨。颈联写诗人因怀念友人而生出惆怅之情。尾联写诗人因怀念故人情事而生出无限惆怅之情。全诗以“情”为中心,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和人生短暂易逝的感叹。

【答案】

译文:

酒宴上我喝到微醉才起身徘徊,宽袖紧袍恰到好处地衬托了我的身形。

倘若吹箫的人还健在的话,今夜他一定会为我解说我的心事。

赏析:

此诗写宴会上饮酒的情景和诗人的感受。诗人在宴会上因饮酒过量,感到十分羞愧,所以迟迟未起,只是徘徊于筵席间。他身着宽大的长衫短袖,正好适合他的身份和身材。然而,他此时的心情却难以平静下来,他想到了许多事情,想到自己一生的坎坷,想到自己一生的遗憾,想到自己一生的孤独……于是,他便有了这样的叹息:“若使吹箫人尚在,今宵应解说伊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