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篁拗曲围成圃,碧玉垂花琢作条。
终岁摩挲两无厌,剧于十五女儿腰。
注释:
新长的竹子被弯曲成圈围成菜园,碧玉色的花朵被雕琢成花条。
一年到头不断地摩挲着观赏,胜过十五女儿的腰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新篁、碧玉垂花以及它们的主人——一个少女的形象。诗中“慕兰篇”可能是对这首诗的标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新篁、碧玉垂花以及少女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这些美丽事物的欣赏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篁拗曲围成圃,碧玉垂花琢作条。
终岁摩挲两无厌,剧于十五女儿腰。
注释:
新长的竹子被弯曲成圈围成菜园,碧玉色的花朵被雕琢成花条。
一年到头不断地摩挲着观赏,胜过十五女儿的腰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新篁、碧玉垂花以及它们的主人——一个少女的形象。诗中“慕兰篇”可能是对这首诗的标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新篁、碧玉垂花以及少女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这些美丽事物的欣赏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注释】 省试:指在省试(即科举考试)中被录取,授官。 周大夫:泛指朝廷重臣。 归赋:归去时作赋自抒怀抱。 江光:指江水。 关色:指关塞上的景色,这里借指边关。 薇蕨:一种可食的植物,比喻微贱的人。 羹汤:古代对人的尊称,这里是谦称自己。 凡鱼:指平庸之辈,俗鱼。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参加省试后,被贬官而归,作此诗以自慰。 诗的前四句“十谒九不荐,那能长作儒”,说诗人多次应试
【注释】 域中:指京城。 夷(yí)夏:古代称中原、中国为“华夏”,以区别四夷,即四方蛮夷之地。 天上帝王家:形容帝王的住所高耸如天宫一般。 西内:指皇宫西边的禁苑。 宸(chén)居:指帝王的居所。 南都:指南京,后唐时建都于汴梁(今河南开封)。 鼎(dǐng):三足两耳的大锅,比喻国家重器。 乌啼:乌鸦鸣叫。御沟:长安城中的一条护城河。柳:指灞桥柳。 象:指大象。象散:指大象离开原地散去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片雪簇寒衣,玄丝绣一围。 - “片雪”指雪花的形态像一片小雪落在衣服上,形成图案,增添了美感。 - “玄丝”指的是黑色丝线,这里用来形容细腻且深色的衣物。 - “绣一围”说明这件衣服被装饰得很精美,周围都是用黑丝线绣成的花纹。 - 整句诗表达了一种简洁中带有精致感的美,以及衣物因精细的工艺而显得特别。 2. 都缘惜文采,长得侍光辉。 -
注释 1. 碧水映何深:碧绿的水面映射着多深呢?这里的“映”是形容水面与天空相接,显得深邃。 2. 高踪那可寻:高远的踪迹哪里能找到呢?"高踪"指高洁的人格或高尚的行为,“那可寻”表示追寻困难。 3. 不知天子贵:不知道天子的尊贵。“天子”指古代的皇帝,“贵”指地位高贵。 4. 自是故人心:自然是出于本心。“故人”指老朋友,“心”指内心的感情或想法。 5. 山霭消春雪:山上的云雾消散了春天的雪
【注释】 1. 烟光海日曈(tuó):烟云弥漫,日光照耀。 2. 青帝:指春神,即春神主管的春天之神。 3. 候转弓犹劲:等待的时候,弓还显得有力。 4. 标疏:靶子稀疏。 5. 耦:两。 6. 双月吐:月亮像弯弯的钩。 7. 长臂:猿猴的长臂。 8. 无争者:指没有争斗的人。 9. 此际雄:此时此刻显得雄壮。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射箭的诗。诗中通过写诗人在射箭时的心理活动及周围环境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战争场景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战袍、征袍等物品,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1. 海罽染啼猩: 海罽是指一种用海草编织而成的布料,这里指代战争中的残酷环境。啼猩则是一种用红色染料染成的猩猩皮,这里象征战争的血腥和残忍。 2. 春笼香共叠: 春笼是指一种用丝线编织而成的笼子,这里可能是用来装香料或食物。叠则表示堆叠在一起,这里可能是指士兵们在战地中为了取暖而堆叠香料或食物。
【解析】 本诗为送别之作。“聚法师”指高僧智顗,字无行(一作法成),天台山国清寺僧人,南朝梁代著名佛教学者。“欲向天台去”,意即要往天台山去,但先要经过剡溪(今浙江嵊县一带)水路;“秋行万山出”,意即秋季在万山中穿行,终于到达目的地;“夜宿一庵深”,意即夜宿在一庵(寺院)中。后二句写送别的情景。“燕语调花气,猿归带讲心”,意为燕子啼叫,花木飘香,猿猴归巢,讲经的和尚也回去了。“年年石梁兴”
注释: - 送内兄潘伯海谒选:送你的内兄潘伯海参加考试。 - 之人千里行:你(指潘伯海)要踏上千里之行。 - 言宴款郊城:你将要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在郊外设宴相待。 - 牵尔衣裳处,糿予帷幕情:我为你系好衣领,为你准备帷帐,表达我对你的深情厚意。 - 见兄兼念妹,送舅祗携甥:看到你哥哥也想念你的妹妹,送你舅舅也要带我去看望你的妹妹。 - 明岁承恩日,龙池万柳青:明年有机会受到重用的时候
诗句原文: 槐树宛低回,犹疑讲席开。 死因双宿去,生为六经来。 绕瑟飞春水,传灯暗夜台。 三年更筑室,未了独居怀。 翻译: 在这首诗中,徐渭以槐树为象征,表达了对季长沙公的深切怀念。槐树低垂着枝条,仿佛是对他的离去的回应。季长沙公生前常讲学,死后留下了他的教诲和智慧。他的死是因为与爱人双双离去,而他的生命则通过他的著作《六经》得以传承。 诗句解析: - “槐树宛低回,犹疑讲席开。”
丰吏部公邀泛西湖观荷明日寄作令与嘉则叙父追和 吏部元耽饮,良辰尊俎携。 分明在湖上,记得似耶溪。 别浦红裙桨,垂杨白马堤。 茫茫荷叶路,共水入天西。 注释: 吏部:官名,指丰稷。 元耽饮:饮酒作乐。 良辰尊俎:美好的时光,丰盛的酒席。 分明:清楚,明显。 耶溪:地名,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境内。 别浦:分别的河流。 红裙:女子所着之衣。 垂杨:杨柳。 白马堤:堤岸上的杨柳。 茫茫:广阔无边貌。
【注释】 云州:今山西云冈县,北魏时建云中寺,因寺中有佛像而得名。舍身台:又称“云冈佛龛”、“昙曜五窟之一”。在山西大同市西郊约1公里处,有佛龛5座,造像10,200余尊(一说6,300余尊)。此窟为第2窟,俗称“释迦文佛洞”。窟内正壁主佛结跏趺坐于莲座上,两侧有胁侍菩萨和弟子等雕像。 【赏析】 这是一首谜语诗,谜底是云冈石窟中的一尊石雕佛像。诗人用“欲留躯壳巳贪哉,欲弃之贪更费猜
银台相望渺银河,瀫水情人待亦多。 妾本一身非两体,一时难作往来梭。 注释: - 银台:这里可能暗指皇宫或者朝廷,是权力的象征。 - 渺银河:形容距离遥远,银河通常指的是天空中的银河系,这里用来形容距离的遥远,也暗指两人之间的距离感。 - 瀫水情人待亦多:这里的“瀫水”应该是指“流水”,而“情人”则指的是徐渭对胡通政的情感。整句话的意思是,徐渭对胡通政的感情很深,希望他能多关注自己。 -
注释: - 夏来凉夜似秋多,正好酣歌奈去何。 - 这句诗表达了夏天的夜晚与秋天相似,凉爽宜人,正是唱歌的好时候。然而,当有人离去时,这种舒适的感觉也随之消失。 - 欲买缠头无蜀锦,赠将白苎当红罗。 - 这句诗表达了想要购买礼物送给某人的愿望,但因为缺乏四川的丝绸(蜀锦),所以选择用普通的白色苎麻布代替昂贵的红色罗纱作为礼物。这里的“缠头”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礼品或赏赐
【注释】: 1. 竹枝词: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歌调,多以七言四句为一绝。本诗即采用这一体裁。 2. 秋日高城大道边:秋高气爽的时节,在高大的城墙旁宽阔的大街上。 3. 黄花无处不金钱:到处可见盛开的菊花,而其颜色如金钱般金黄。 4. 撩钿惹鬓无他事:指女子梳妆打扮时,撩拨着发上的簪子与鬓发,没有其他的事情。 5. 只助青楼镜裹妍:仅仅用来衬托女子的美丽,使她们更加艳丽。 6. 青楼:泛指妓院。 7
【注释】弄玉:传说中的西王母的乐神。箫:乐器。凤楼:凤凰形的楼阁,这里借指歌舞之地。凤鬟:女子的发髻。度曲:唱歌。遏行云:挡住飘动的云彩。 译文: 弄玉在凤楼吹箫,凤髻女也轻轻起舞。秋月双眉微微上扬,一弯新月如画。直挡着行云,仿佛雁群掠过。 赏析: 此诗写歌妓之美貌、才艺。首句写歌妓吹奏箫声,其声如凤楼凤髻;次句写歌妓之姿容,其姿如凤楼凤髻,而舞姿亦似风中之凤。三句写歌妓之容颜,如秋月之明洁
【注释】 盘古社树:相传为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盘古氏死后,他的遗体化作大树,人们祭祀他时,将树枝插在地上立成的。大枝入汉拔龙蛇:传说盘古氏死后,他的遗体化作了一棵大树。这棵大树的枝干横贯汉朝,可以斩断龙蛇。小叶凉人雨雪遮:传说这棵大树的叶子细长,覆盖了整个天空,连雨水都遮住了。三代以来无此物:传说自从有人类以来,就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奇树。青帝: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东方朔日神,主管春天,主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