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斗湖光不放宽,却于纸上定波澜。
犀盘墨尽浑无蜜,捧出茅山女道冠。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湖光山色图,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应的译文、注释和赏析。

荷 (荷花)
一斗湖光不放宽,却于纸上定波澜。
犀盘墨尽浑无蜜,捧出茅山女道冠。

译文:
一朵荷花在一汪清澈的湖水中显得格外娇嫩,仿佛在轻轻摇曳;
它静静地立在水中,没有一丝波澜,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什么。

注释:

  1. “一斗湖光不放宽”:形容荷花在清澈的湖水中显得格外娇嫩,仿佛在轻轻地摇曳。这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荷花的美丽与娇嫩表现得淋漓尽致。
  2. “却于纸上定波澜”:形容荷花静静地立在水中,没有一丝波澜,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什么。这一句则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荷花赋予了人的情感,使画面更加生动。
  3. “犀盘墨尽浑无蜜”:形容墨汁用完了,却没有一点墨迹的痕迹,比喻荷花的纯洁高雅。这句诗以犀盘比喻墨池,以墨尽比喻笔尽,以无蜜比喻无痕,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的美。
  4. “捧出茅山女道冠”:比喻荷花如同一位女子,将她的形象托付给了画家,使其得以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句诗以茅山女道冠为喻,将荷花比作一位端庄的女子,既表现了荷花的美丽,又赋予了其一种高贵的气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荷花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作者善于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捕捉到生活中那些细微而美好的瞬间。在这首诗中,荷花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和气质,使其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艺术的象征。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即在生活中要追求美好,但也要懂得把握分寸,不要过于执着。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