缚竹糊腔作鸟飞,崩风坠雨烂成泥。
明朝又是清明节,斗买饧糖柳市西。
译文:
第一首诗,郭恕先为富人之子制作了风筝图,以此偿还他平生的酒肉之费。富人之子以谩骂已逝之意拒绝,他的风筝图必定被毁。第二首诗中描绘了乌获(传说中力大无比的人)鼎的形象,但不知道这鼎是不可以扛的。第三首诗中描述了来丹计食粒而食,其回报却是黑色的卵。这些诗句都取意于其背后的含义。第四首诗中描述了每一张风筝图都会随着情景悲歌一首,并附带着叫街语。同样,这也取意于其背后的含义。
注释:
- 郭恕先:不详。
- 富子:富人之子。
- 偿:偿还。
- 谩:欺骗、辱骂。
- 谢绝:拒绝。
- 图必立遭毁裂为蝴蝶化去久矣:意为风筝图一经制成必定会被毁,就像蝴蝶化为灰烬一样。
- 予:我。
- 慕:羡慕。
- 拟作:模仿创作。
- 噫:感叹词。
- 童子:年轻人。
- 羡乌获之鼎不知其不可扛也:乌获是古代传说中的力士,据说他可以用双肩扛起千斤重物,但不知道这种力量是无法承受的。这里用来形容年轻人对于力量的盲目追求。
- 来丹计食粒而食,其报黑卵必请宵练快自握亦取其意之所趋而已矣:来丹是唐朝诗人元稹的字,这里指唐代的文人。他们通过计算粒食量来维持生活,结果却得到了黑色卵蛋作为回报,这种行为是贪婪和短视的。
- 每一图必随景悲歌一首并张打油叫街语也亦取其意而已矣:每一张风筝图都会根据不同的情景来悲歌一首,并附带着叫街语,这也是取意于其背后的含义。
- 缚竹糊腔作鸟飞,崩风坠雨烂成泥:用竹子绑住口来唱歌,就像鸟儿飞翔一样自由,但是当风吹雨打时,口被封住就会变成泥土。这里的“口”暗喻着束缚与自由的矛盾。
- 明朝又是清明节,斗买饧糖柳市西:明天就是清明节了,人们会去柳市买饴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郭恕先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讽刺和批评。他用风筝、乌获、来丹等形象来比喻社会中的一些人,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破坏他人的名誉和权益。同时,他通过风筝图被毁、黑色卵蛋作为回报等情节,表达了对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思长远的人们的不满。此外,他还用打油叫街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