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风搅霰坠茫茫,花片偏宜树底藏。
剡水空长人不在,瑶琴未弄指先僵。
【注释】
回风:旋风。霰:小雪珠,即雪花。剡水:在今浙江省的嵊县一带,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乡。瑶琴:指名贵的乐器。
【赏析】
这首和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当时诗人任江州司马。此诗前两句描写了雪花飘飘洒洒的景象,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简淡自然,清新明丽,不事雕琢。
首句“回风搅霰坠茫茫”,描绘出一幅雪花纷飞,寒气逼人的画面。其中,“回风”二字生动地表现了雪花飘落时被风卷起的样子,而“搅霰”则进一步描绘了雪花飘落时与空气摩擦产生的声响;“坠茫茫”则形象地描绘出雪花纷纷扬扬、漫天飞舞的景象。这些词语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飘雪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与神奇。
颔联“花片偏宜树底藏”,以“花片”比喻雪花,既富有诗意又贴切地表达了雪花的美丽。“树底”一词则巧妙地将雪花与树木相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这里的“花片”不仅仅是指真实的雪花,更暗指诗人心中的感慨与忧愁。诗人用“树底藏”来形容自己的心声无处倾诉,只能寄托于这雪花之上。这种表达方式既含蓄又深沉,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最后一句“剡水空长人不在,瑶琴未弄指先僵”,以剡水和瑶琴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剡水空长人不在”意味着故人的离去使得一切变得空洞无物。这里的“剡水”不仅指代故乡的水,更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而“瑶琴未弄指先僵”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这里的“瑶琴”不仅代表了一种高雅的乐器,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哀愁与无奈。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丽而哀伤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