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云辞树底,犹得映杯中。
带叶蚁分绿,临妆脸并红。
传时香觉迩,覆处影方空。
若使玻璃杯,楼台浸几重。

【注释】

  1. 赋得:古体诗的一种体裁。因是应制之作,所以又称“奉和”、“应制”。
  2. 虽云:虽然……但是。
  3. 辞树底:离开树木的底下。
  4. 映杯中:倒映在酒杯里。
  5. 带叶蚁分绿:蚂蚁带叶子的绿色,比喻花枝上的叶子翠绿如画。
  6. 临妆脸并红:化妆时的脸面也像花一样红。
  7. 传时香觉迩:随着香气传得很远,感觉近了。
  8. 覆处影方空:杯子倒过来时,影子才显露出来。
  9. 若使玻璃杯:如果用玻璃杯斟酒。
  10. 楼台浸几重:就像楼台浸在几层水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酒卮中的花枝,赞美其美丽动人的姿态。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拟人手法,将花枝与树叶、蚂蚁、脸庞和影子进行了生动的描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诗的开篇“赋得酒卮中有好花枝”,以简洁的语言点明了主题,即咏物。诗人选取了一只酒卮作为描写的对象,通过这个载体,展现了花枝的美丽姿态。

诗人用“虽云辞树底”来表达对花枝的赞美之情,即使它们离开了树木的底下,依然能映照在酒杯里,展现出别样的风采。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把花枝的美丽与树木的苍劲相对比,更加凸显了花枝的魅力。

“带叶蚁分绿,临妆脸并红”两句则是诗人对花枝细节的描绘。蚂蚁带着叶子的绿色,仿佛在欣赏花枝的美色;而化妆时的脸部也显得如同花朵一般娇艳,与花枝相得益彰。这两句诗通过对花枝的细致观察,展现了其色彩斑斓、生机盎然的特点。

“传时香觉迩,覆处影方空”两句则是诗人对花枝香味的描绘。随着香气的传播,它的感觉似乎近在咫尺;而当酒杯倒置时,那影子才显现出来,形象地表达了花枝的轻盈飘逸。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花枝的美丽,还传达了诗人对它的深情款待。

“若使玻璃杯,楼台浸几重”两句则是诗人的想象之词。如果用玻璃杯斟酒,那么这层美丽的酒液就如同楼台般层层叠叠,令人陶醉其中。这两句诗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还增添了几分浪漫的色彩。

这首诗通过对酒卮中的花枝进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其美丽动人的姿态。诗人巧妙运用对比和拟人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同时,诗人还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使诗歌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