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军青云士,直节凌邃古。
伏阙两上书,裸裳三弄鼓。
万乘急宵衣,当廷策强虏。
借剑师傅惊,骂座丞相怒。
遗帼辱帅臣,筹边著词赋。
截身东市头,名成死谁顾。

【注释】

青云士:有才德的人,指参军。

伏阙两上书:向皇宫前上书,请求皇帝下诏。

裸裳三弄鼓:穿上露胸的战袍,击鼓激励士气。

万乘急宵衣:天子紧急召集大臣入朝商议国家大事。

当廷策:在朝堂上发表议论,制定方略。

借剑师傅惊:指诸葛亮借东风火烧赤壁的史事。

丞相怒:刘备的军师诸葛亮被激怒了。

遗帼辱帅臣:指南宋抗金名将宗泽被侮辱。

筹边著词赋:写诗作赋,为国筹谋边防事务。

截身东市头:被处以死刑。

名成死谁顾:名声成就了却谁来照顾?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所作,当时诗人已经61岁,他在成都草堂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此诗是诗人对唐肃宗、代宗时期名将宗泽的赞颂。

首联“沈参军”以下五句,总赞宗泽。首句点名宗泽为“参军”,表明他是朝廷命官。次句赞扬他的节操可与古人媲美。“直节凌邃古”一句,既赞美他正直的气节,又表现了他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严形象,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时政的不满。

颔联“伏阙两上书”二句,写其两次上疏,要求皇帝御驾亲征。“阙”即宫门,“两上书”表示两次上书。宗泽两次上书都未得到批准,于是第三次上书时换上戎装,击鼓激励将士,以此显示自己的忠心和决心。颈联“万乘急宵衣”二句,写皇帝得知前线战事危急,立即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并决定采取积极行动。此时,宗泽也在朝中为国筹谋边防事务。“当廷策强虏”一句,既表明他具有高强的才智,也表现了他坚定的决心和勇气。尾联“借剑师傅惊”二句,写诸葛亮借东风火烧赤壁的事迹,以此比喻宗泽英勇善战,敢于为国家分忧解难的精神风貌。末联“丞相怒”二句,则表达了他对权贵们的不满情绪。宗泽是一位忠诚耿直的将领,但他却受到了奸臣小人的攻击和陷害。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现象。

全诗通过对宗泽生平事迹的艺术概括,表达了对这位爱国将领的崇敬之情。诗人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塑造了一个威武刚健、忠贞不屈的英雄形象,使读者为之动容。同时,诗中也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勇于担当、敢于斗争,为国家民族的利益而奋不顾身地奉献自己的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