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捉曹纲手,攀葵指日中。
自言虽酒妇,愿共死临邛。
充闾墙卧猬,沟水叶徒红。
画出相如老,香坟偃一松。
注释:
- 谁捉曹纲手:谁在握着捕鱼的竹竿。
- 攀葵指日中:像向日葵一样指向太阳。
- 自言虽酒妇:自称是酒馆里的妓女。
- 愿共死临邛:愿意和司马相如一起去临邛。
- 充闾墙卧猬:在里巷的围墙上躺着刺猬。
- 沟水叶徒红:沟渠里的水只是红色,没有其他颜色。
- 画出相如老:用画笔描绘出相如的苍老样子。
- 香坟偃一松:在相如的墓旁,一株松树倒下了。
赏析:
这首诗以酒女、相如的典故为背景,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和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
首句“谁捉曹纲手”,以一个疑问句开头,引出下文的主题。这句中的“曹纲”指的是捕鱼用的竹竿,象征着诗人的自由生活;“手”则表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第二句“攀葵指日中”,则以向日葵比喻诗人的生活态度。向日葵总是面向太阳,象征着诗人对光明的追求和向往。
第三句“自言虽酒妇”,则表明诗人虽然是一个普通的妓女,但内心却有着坚定的信念和追求。这里的“自言”是指诗人自己的告白,而“酒妇”则暗示了诗人的身份和社会背景。
第四句“愿共死临邛”,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她希望和相如一起前往临邛,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
第五至八句则通过具体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喜爱和追求。第六句“充闾墙卧猬”,描述了诗人在里巷的墙角里躺着的情景,这里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第七句“沟水叶徒红”,则通过沟渠里的水只有红色这一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第八句“画出相如老,香坟偃一松”,则是诗人对于相如的怀念之情。这里的“画出相如老”是指用画笔描绘出相如的衰老形象,而“香坟偃一松”则是指相如的坟墓旁有一株枯萎的松树,象征了诗人对相如的思念和哀思。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