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味江荠漫策勋,污邪霜冷晚收云。
酥螯破玉津先溢,膏腹开金酒自醺。
韭瓮久能酸措大,糕盘空自饱将军。
从今甘附平南癖,郡柄何妨与判分。
诗句一:海味江荠漫策勋,污邪霜冷晚收云。
译文:大海的美味和江边的荠菜都成为了我的战利品,而寒冷的霜气让这些食物早早地就进入了我的视野。
注释:这里的“海味”指的是来自大海的美味食物,如海鲜等;“江荠”则是指生长在江河附近的荠菜。“策勋”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获得功勋,可能是通过捕获或采集这些食物而获得的认可。“污邪”可能指的是这些食物的不干净,或者与某些不好的事物有关。“霜冷”描绘了季节的寒冷和食物的易逝。“晚收云”可能指的是这些食物是在傍晚时分被采摘或捕获的。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野外收获的景象,通过对比海的味道和江边的荠菜,以及寒冷的天气,展现了一种生活的艰辛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态度,即无论环境如何艰苦,只要有合适的机会,他都能有所收获。
诗句二:酥螯破玉津先溢,膏腹开金酒自醺。
译文:肥美的蟹螯(螃蟹的一种)在咬碎之后,蟹黄流出,就像玉液般清澈;蟹肉入口后,那股醇厚的酒香立刻充满了整个口腔,使人陶醉。
注释:这里的“酥螯”指的是蟹的肥美部分,经过处理后变得非常酥脆。“玉津”可能指的是蟹黄流出的地方,形状像玉一样晶莹剔透。“膏腹”则是蟹的腹部,富含脂肪和肉汁。“开金酒”形容蟹肉入口时,那浓郁的酒香瞬间弥漫开来,仿佛金色的酒液一般诱人。“醺”在这里是享受的意思,表示沉醉其中。
赏析:这是诗中的第二句,通过对蟹的细腻描述,展现了其肉质鲜美、味道醇厚的特点。通过生动的比喻,如“玉津”、“膏腹”,将蟹肉的美丽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同时,“开金酒”这一表达,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蟹肉入口时的美妙感觉,还增添了诗意和浪漫气息。这两句诗共同营造了一种享受美食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述的场景之中,感受到那份独特的愉悦。
诗句三:韭瓮久能酸措大,糕盘空自饱将军。
译文:那些腌制的蔬菜瓮已经存放很久了,酸味十足;那些糕点盘子里空空荡荡,但它们足以让一个将军感到满足。
注释:这里的“韭瓮”是一种腌制过的韭黄瓮,经过长时间的腌制,味道会变得非常酸爽。“酸措大”形容的是韭瓮的酸味非常浓烈。“糕盘空自饱将军”意味着虽然糕点盘中没有食物,但足够一个将军吃上一顿。这里的“饱将军”可能是指那些喜欢吃甜食的人,他们可能会用“饱将军”来形容自己因为甜食而感到的满足感。
赏析:这首诗的第三句通过对比展示了两种不同的饮食体验。第一句描述了一种简单而原始的食物——腌韭黄瓮,强调了其酸爽可口的特点。第二句则转向了另一种更为精致的食物——糕点,虽然盘中无物,但足以让人感到满足。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两种食物的独特品味,也反映了他对不同饮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通过这种方式,诗人传达了对美食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诗句四:从今甘附平南癖,郡柄何妨与判分。
译文:从今往后我愿意成为您最喜爱的人,即使身处高位也愿意为您分担。
注释:这里的“平南癖”可以理解为对南方的喜爱或偏好。“郡柄”则指的是地方的权力或地位。“与判分”可能是指分享权力或地位的决断。
赏析:这是整首诗的结尾部分,表达了诗人对某位人物的深厚情感,愿意为了对方放弃自己的地位和喜好。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深情又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对方的深深依恋。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权力和地位的看法,即真正的价值不在于个人的得失,而在于能够为他人带来幸福和快乐。通过这种方式,诗人传达了对社会正义和道德责任的认同。
《谢陈秉钧送腌蟹诗》不仅仅是一首关于食物的诗歌,它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海味江荠、腌韭黄瓮、糕盘、蟹螯的描述,以及对于生活琐事的感慨,诗人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理解。这首诗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那个时代背景下社会风貌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