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好奇士,抚景气还雄。
栈度盘蛇际,滩行磨蚁中。
客心南北水,世事去来鸿。
闻说仙山近,冷然欲驭风。

【注释】

①常山:今属河北省。唐末,李岩任常山节度使,后为朱全忠所杀,其妻王氏被囚于此。诗人途经此地,有感而作。②次壁间韵:诗题中“次”是留的意思,即在墙上留下自己的作品。③“平生”句:平生,平素、过去。好奇士,喜欢结交奇人。④抚景气还雄:抚,抚摸;气,指山风;雄,雄健,雄壮。⑤栈度盘蛇际:栈道,古代在险要处架设的木石结构路桥。盘蛇,形容山势曲折如盘旋的蛇。⑥滩行磨蚁中:滩,水中的沙地。磨蚁,指水边的蚂蚁。⑦南北水:泛指江湖或江河。⑧去来鸿:指往来的雁鸟,比喻世事变化不定。⑨仙山:“蓬莱”的别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⑩冷然欲驭风:意谓自己也想学神仙驾驭风云。

【赏析】

本篇是一首纪游诗,作者通过登临常山之景,感慨时事和人生无常,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平生好奇士,抚景气还雄”。首句点明诗人与常山的关系。诗人曾在此结识了王氏,所以对常山有特别的感情。“好奇士”,表明诗人性格中有一种爱好奇遇、追求奇遇的特点。“抚景气还雄”,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面对常山时的豪迈情怀,他以“好奇士”自比,抒发了一种英雄豪杰的气概。诗人在登上这座名山之后,胸襟为之开阔,心情为之振奋,于是写下了这两句诗。

“栈度盘蛇际,滩行磨蚁中”。这两句是对前两句的展开描写。“栈度盘蛇际”,指诗人攀登至栈道之上,俯瞰周围群山,只见山峦重叠,如同盘旋于山间的巨蟒。“滩行磨蚁中”,则是说诗人在行进中经过江流湍急之处,脚下的水浪犹如一群蚂蚁般翻滚着,令人心惊胆战。这两句诗不仅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登山时的惊险感受,更突出了他那种敢于挑战自然、勇往直前的精神。

“客心南北水,世事去来鸿”。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前两句的意境。诗人站在高高的山上,放眼望去,眼前只有一片茫茫的水面。“客心南北水”,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彷徨,同时也暗含了他对未来命运的担忧与不安。“世事去来鸿”,则运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以鸿雁的迁徙比喻世间万物的变化无常。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将个人的命运与整个宇宙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未来命运的忧虑。

“闻说仙山近,冷然欲驭风”。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也是诗人情感的高潮。“闻说仙山近”,表明诗人已经听闻了关于仙山的消息。他心中渴望能够像仙人一样自由自在地遨游于天地之间,摆脱世俗的羁绊,享受那份超然物外的闲适与宁静。“欲驭风”一词则直接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然而,诗人在现实中却无法实现这种愿望,只能以想象来寄托自己的理想。

此诗通过对常山之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豪迈的情怀和对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同时,诗歌语言简练明快,意境优美深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