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世已如入梦蝶,居身未作脱鞲鹰。
自疑戾契终为病,欲学墨杘又不能。
金老相逢知法器,慈公颇讶似禅僧。
牛乎马也从人唤,惟一迂儒是本称。
小楼宴坐二首
涉世已如入梦蝶,居身未作脱鞲鹰。
自疑戾契终为病,欲学墨杘又不能。
金老相逢知法器,慈公颇讶似禅僧。
牛乎马也从人唤,惟一迂儒是本称。
注释:
- 涉世已如入梦蝶:比喻世事如梦,变化无常,自己已经像蝴蝶一样在世间翩翩起舞。
- 居身未作脱鞲鹰:比喻自己的志向尚未像鹰一样高飞远翔,还没有达到那种境界。
- 自疑戾契终为病:指自己怀疑自己的志向和行为是否恰当,这种怀疑和疑虑最终会成为自身的一种疾病。
- 欲学墨杘又不能:表示自己想要学习墨家的思想,但却没有能够实现。
- 金老相逢知法器:指与金老(金朝贵族)的相遇,知道他们是有能力的人。
- 慈公颇讶似禅僧:指王慈和尚对诗人的态度和行为很惊讶,觉得他像是一个禅宗的僧人。
- 牛乎马也从人唤:比喻自己就像牛和马一样,受到人们的指示和命令。
- 惟一迂儒是本称:表示自己是唯一一个真正的学者,其他的都是一些迂腐的儒家学者,不值得一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小楼宴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和人生的种种感慨。首先,诗人以“涉世已如入梦蝶,居身未作脱鞲鹰”开篇,将自己的人生比喻成梦中的蝴蝶和鹰,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变幻无常。接着,“自疑戾契终为病,欲学墨杘又不能”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自身行为的怀疑和担忧,但又没有勇气去改变。最后,“金老相逢知法器,慈公颇讶似禅僧”两句,诗人通过与金老和王慈的相遇,表达了对他们的理解,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禅宗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充满了对人生和世界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