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愧迂儒厌俗荤,每游香室藉思熏。
别来常似一臂失,话久宁容六耳闻。
人去忽惊函谷履,锡飞无复海东云。
怜君铸佛经千亿,欲借余铜一铸君。

枯木寒岩亦未真,

走盘珠子自精神。

三餐煮籺一生事,

屡岁斋僧几万人。

注释:

  1. 诗句翻译:
  • “枯木寒岩亦未真” —— 即使枯木和寒岩看起来真实,但本质仍不真实。
  • “走盘珠子自精神” —— 如同滚动的珠子般生动活泼且富有精神。
  • “三餐煮籺一生事” —— 每日三餐都是一生的事。
  • “屡岁斋僧几万人” —— 每年都有大量的僧人来此斋戒。
  1. 赏析:
  • 此诗通过对比枯木与活泼的珠子,以及僧人的生活与修行,表达了一种对物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
  • 诗人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简朴而虔诚的生活方式,以及对宗教修行的执着追求。
  •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作者对人生、修行及其意义的深入思考。
  • 通过这种象征性的语言,诗歌传递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追求,鼓励人们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 诗中的“走盘珠子”比喻为“精神”,强调了精神力量的重要性,即使在物质匮乏的环境中,精神的富足也能给人以力量和希望。

译文:
枯木寒岩虽真实,
走盘珠子却充满灵性。
每日三餐皆是一生事,
年复一年供养众多僧侣。
铸造金身展现气象,
圆通天眼洞悉因由。
若想心灵得到净化,
还需等待下一次轮回。
不从事砍伐不坐禅,
眉目张扬彰显雄辩。
纯净的身体发须无损,
修炼心灵妻妾皆曾参。

赏析:
此篇诗歌以佛教修行为主题,表达了对精神追求的赞美。诗中描述僧人的生活简朴而充满意义,体现了对内在修养的重视。此外,诗中使用的象征手法增强了文本的深度和广度,使读者能够在欣赏文字的同时,体会到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