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何处挂渔蓑,予亦垂纶坐绿波。
他日相逢应一笑,不知若个得鱼多。
赠史君渔沙号
问君何处挂渔蓑,予亦垂纶坐绿波。
他日相逢应一笑,不知若个得鱼多。
注释:
- 问君何处挂渔蓑:你在哪里悬挂渔具?
- 予亦垂纶坐绿波:我也在钓鱼,坐在绿色的波浪中。
- 他日相逢应一笑:如果以后我们相遇了,应该笑着交流。
- 不知若个得鱼多:不知道你钓到多少鱼。
问君何处挂渔蓑,予亦垂纶坐绿波。
他日相逢应一笑,不知若个得鱼多。
赠史君渔沙号
问君何处挂渔蓑,予亦垂纶坐绿波。
他日相逢应一笑,不知若个得鱼多。
注释:
诗句原文: 菟苑俱将命,瓜期独未归。 忽传千里札,坐使寸心违。 鬓发行来变,丹枫别后稀。 时时通远梦,恍是蓟门非。 注释: - 唐顺之(1507—1560),明代文学家、思想家,世称荆川先生。嘉靖八年会试第一,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 - 菟苑:古代对帝王宫苑的一种美称,这里指代朝廷。将命:受命,被派遣或被委以重任。 - 瓜期:即“八月十六日”,古人认为这个日期为吉祥的日子
这首诗的原文是: 送孔上公助祭太学归阙里时赐衮衣一袭 国喜嘉宾至,人攀上客行。 来观周室礼,去入鲁王城。 新衮山龙炫,余堂金石鸣。 圣朝稽古意,待尔示诸生。 注释如下: - 国喜嘉宾至:国家因有贵客到来而感到高兴。 - 人攀上客行:人们争相前来迎接贵客。 - 来观周室礼:来看周朝的礼仪制度。 - 去入鲁王城:离开后进入鲁国的王城。 - 新衮山龙炫:新兖的山中龙光闪烁。 - 余堂金石鸣
【注释】 天连:指天与地相连。穷发:指边远之地。国:指国家,这里指代诗人自己。地近:指接近,靠近。卜鸡乡:地名,今属江西。禁阙:皇宫的宫殿。心偏:心思偏向。绕:围绕。关河:指函谷关和黄河。转长:指距离变远。翻飞:飞翔。凤隐:凤凰藏身,比喻隐者。消歇:消失。怨兰芳:怨恨兰花的香气。此路:指通向京城的路。饶:多。荆棘:丛生的带刺的灌木,比喻困难、挫折。思君:想念你(程松溪)。欲断肠
解析: 第一句:送程翰林松溪谪居朝阳四首 其四 关键词与注释: - 程翰林: 这里指的是被贬至松溪的程姓翰林。 - 松溪: 一个地名,位于中国福建省。 - 朝阳: 一个地名,位于中国湖南省。 - 四首: 表示这是一系列诗歌中的第四首。 - 其四: 指的是这组诗中的第四个主题。 赏析: 这句描述了诗人与程翰林之间因仕途变迁而形成的深厚友谊,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程翰林被贬的同情和不舍。
【注释】 1. 《春夕》是唐代诗人皇甫冉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描写了春夜与友人的欢聚,并表现了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其中“蓬扉”意为简陋的住所,“长乐”、“章台”分别是长安城中的两个地名。 2.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和优美的意境,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欢乐的春夜场景。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夜晚与朋友相聚的快乐时光。诗中通过描绘环境、人物和行为,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送蒋尉赴金华 分野应星躔,金华婺女边。 微官君勿叹,福地古来传。 洞有成羊石,山多酿酒泉。 即令不好饮,犹得学神仙。 注释: - 分野:古代天文学家把天区分为十二次,以对应地上的方位和季节,称为“十二辰”。星宿运行到哪个方位,就代表这个方位的属神,称为“分野”。 - 婺女:指婺源。婺源是浙江境内的一座古城,位于金华市婺城区境内。 - 微官:小官或微员。 - 君:你。 - 福地:福气所在的地方
注释: 窈窕玉堂仙,漂零瘴海边。 窈窕:高远、清雅的样子。形容程翰林像玉一样清雅高洁。 漂零:漂泊流离的意思。形容程翰林在边陲荒远之地的贬谪之苦。 瘴海:指南方热带地区湿热蒸腾的气候,也指这里。 烟花违北署:比喻程翰林离开京城(北署)。 烟花:指京城中的繁华景象。 鸿雁隔南天:比喻程翰林离开朝廷后与朝廷的隔绝。 水暗疑藏鳄,峰高欲跕鸢。 水暗:比喻程翰林在边陲荒凉之地。 跕鸢(yín)
纤薄的月色从西面的沙洲升起,流光照在北边的树林上。 村寨里的喧闹声一下子消失了,各种声音互相唱和着吟哦起来。 这才懂得在这幽静的乡间田舍里,我能够生发出一颗清净无杂的心。 心中不禁感慨万分,只有独自坐在这里抚着瑶琴。 注释: - 纤月生西浦:纤,细长;月,月亮;生,生长;西浦,西边的水边或河湾。 - 流光照北林:流光,指月光;照,照亮;北林,北边的树林。 - 群喧一以息:群喧,村中的喧闹声
【注释】 象贤超世冑:指像圣贤一样超越世俗的人。服礼并文儒:穿着礼服,和文儒为伍。 共羡:共同羡慕。昂霄鹤:比喻高远的志士。翻悲:反而感到悲伤。过隙驹:时间过得极快。 藏舟人事尽:比喻世事如梦,一切都将过去。赐履帝恩孤:得到皇帝的赏赐,是孤立无援的。 太息:长叹。张公子:指作者的朋友张舍人。衰荣:衰败和荣耀。遂尔殊:于是如此不同。 【赏析】 这首诗作于开元三年(715年)
朝阳的美景,何其相似?云水日中氤氲弥漫。 白昼间鲛鱼般的珍珠落向大地,青色的天空仿佛蜃楼分界。 山魈迎接贵客,海神知晓人文。 潇洒韩愈祠中的竹子,清风今已到君家。 这首诗描绘了朝阳的美丽景色,以及朝阳下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首句“朝阳何所似”表达了对朝阳之美的赞美,而“云水日氤氲”则具体描绘了朝阳下的自然景象。接下来的两句“白昼鲛珠落,青天蜃阁分”则进一步丰富了这一景象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第一句:“葭菼苍苍水国秋,高楼明月古扬州。” - 注释:这里描述了秋天水边芦苇茂密的景象,以及古代扬州城的夜景。 - 解析: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扬州的深厚感情。“葭菼苍苍”描绘了秋天水边的自然美景,而“高楼明月”则是对古扬州城市夜景的生动描绘。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表达了对扬州这座城市历史的怀念和赞美。 -
【注释】 1. 廉使廖东雩(liào):即廖东,字东雩。廉使:古代对地方官的尊称。2. 所惠地:指廖东雩生前所管辖之地。3. 黄酒:这里代指好酒。4. 临觞惨然:举杯饮酒时,悲痛欲绝。觞:酒杯。5. 尺书:书信。6. 故人情:故旧之情。7. 想象:思念、怀念。8. 荒丘:荒芜的坟地。9. 此日:这一天。10. 山阳:山阳县,古县名,在今山东济宁市。此处借指故乡。11. 笛声:指笛子的乐声。12.
【注释】 题画:题在壁上的画。 磴(dèng)转云深:石阶曲折,云雾缭绕。磴,石阶。 幽人:隐居的人。 何事:为什么。 长:总是。 独栖:独自栖息。 此中:指画中的景致。 佳处:美景。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山水画。首句点明时间是夜晚,以“山空”二字,渲染出万籁俱寂的境界;接着用“猿一鸣”,写出了夜深时山林间传来的一声啼叫,使人感到十分凄凉。次句写诗人登上石阶,随着山路的蜿蜒曲折而深入云霄
诗句释义: 1. 磁杯写尽只疑空,秋月寒潭意颇同。 2. 隐几偶然成独酌,夜凉白露满庭中。 译文: 1. 磁杯描绘出秋天月色和寒潭的景象,让人感到它们非常相似。 2. 在隐几上偶然成了独酌,夜晚的凉风和白色的露水洒满了庭院。 注释: 1. 磁杯: 一种用磁土制成的酒杯,可以描绘出秋天月色和寒潭的景象,让人感到它们非常相似。 2. 隐几: 指靠在隐几上,即靠桌子边。 3. 独酌: 独自喝酒。 4.
注释: 补庵:指作者的朋友。三度:三次。惠酒:赐酒。参酒者:指补庵所赐的参酒。 清冽可人:清澈而略带凉意,使人感到舒服。 虽味甚浓厚:虽然味道很重。 置之杯中淡若无色:把参酒放在杯子里,它好像没有颜色一样。 嘉品:美好的品质。 剧饮至醉:大口喝酒直到喝醉。 因剧饮至醉遂成口号奉谢三首:因为喝得太多以至于喝醉了,于是写了这首诗来表达我的谢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得到朋友三次赠酒后所写的
【解析】 本题为综合考核型选择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此类题考核考生阅读诗歌或文段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先写出诗句,再写出译文,然后是赏析。”,要求考生将诗句、译文与赏析结合起来进行思考作答。解答此题,首先要通晓全诗大意,把握主旨内容;然后逐字逐句分析,按照题目要求,逐一写出译文并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第一首诗: 绝色相倾明水,馨香藉白茅。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