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本是山中物,南极祥光五色偏。
蓦地兜罗成世界,一身却在玉毫巅。
【注释】
鸡山:在今江苏丹阳西北。
南极:即南极星,古人认为它代表极点、天心,常与北极相对,用以指代天地中心。祥光:吉祥的光辉。五色偏:五行(金木水火土)之色各占其一,偏指其中之一。兜罗:梵语的音译词。世界:宇宙。玉毫:指山中的树木或石峰等,因玉石有毫毛之形,故称。
【赏析】
“白云本是山中物”,此句为第一层。“白云”二字,点出题旨,说明诗是写景,但并非一般地描绘云朵,而是着重描写云朵在日出时的神奇变化。诗人抓住了日出时云朵的动态特征,用一个“是”字,将“白云”和“山中物”联系起来,既点出了白云的出处,又表明了白云的来历。这一句还含有三层意思:一是说云彩本来不过是山间之物,而日出时云彩变幻莫测,仿佛是天上之物;二是说日出之时,云彩的颜色偏于白色,显得格外洁白;三是说在日初升时,云朵的形态好似兜罗一样大。“兜罗成世界”,第二层。这一句紧承上句,以形象化的语言描绘了日出时的奇景。“兜罗”一词原意是指佛教中的莲花座,这里泛指云朵。诗人通过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云朵的壮观气势,给人以巨大的视觉冲击力,使读者似乎置身于一个神奇的仙境之中。第三层为尾句。“一身却在玉毫巅”是全诗的最后一句。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云朵比作人,用“一身”两字形容其庞大无比,再以“玉毫巅”来形容其位置之高,形象生动,令人难忘。这首诗通过对鸡山十景之二——日观的描写,表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