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当年愿力雄,万山深处露神功。
诸天环向尖皆合,一柱孤撑建正中。
胜压鳌峰仙锁钥,光摇鹫岭玉芙蓉。
峰头王母如相过,长剑崆峒此又逢。
阿育王当年曾立下大志,要建造一座万山之中的佛塔。
诸天环向尖顶都聚集在一起,像一根孤柱撑持着正中。
这座塔胜过了鳌峰仙锁钥,光摇动鹫岭玉芙蓉。
峰头王母娘娘仿佛是来相过,长剑崆峒又遇见了此塔。
【注释】:
鸡足山:又称“阿育王山”、“金顶”,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西北约25千米处。
阿育王: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佛教徒尊称他为“圣主”。据说他曾于公元前3世纪派遣使臣从海路来中国求法,并建有佛塔,即著名的“无量宝塔”。
神功:指佛祖释迦牟尼在雪山顶上修行,得道成佛的神奇功力。
诸天:佛教名词,指天上的众神。
尖皆合:指佛塔的塔檐直刺云霄,与天相接。
一柱孤撑:形容塔身高耸入云,只有这根柱子支撑。
胜压鳌峰:指这座塔胜过了有名的山峰鳌峰。
仙锁钥:指这座塔是佛寺中的镇山之宝。
光摇鹫岭:指太阳照耀着的鹫岭(在今云南昆明市)被佛塔的光摇动。
王母:神话传说中的女仙名,这里泛指仙女或仙人。
崆峒:山名,位于甘肃平凉市西约100千米处。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鸡足山的阿育王塔。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一位国王,佛教徒尊称他为“圣主”。他于公元前3世纪派遣使臣从海路来中国求法,并建有佛塔,即著名的“无量宝塔”。
“阿育王当年愿力雄,万山深处露神功。”这两句说阿育王当年立下的大志,现在万山深处露出他的神功。这句诗既表现了阿育王当年的雄心壮志,也表达了他对佛法的坚定信仰。
“诸天环向尖皆合,一柱孤撑建正中。”这两句写佛塔的建筑特点。佛塔的塔檐直刺云霄,与天相接,只有一根柱子支撑着它。这句诗形象地描绘出佛塔高大、雄伟的特点。
“胜压鳌峰仙锁钥,光摇鹫岭玉芙蓉。”这两句进一步赞美了佛塔。佛塔被誉为佛寺中的镇山之宝,其地位仅次于佛祖释迦牟尼。佛塔的光芒可以摇动鹫岭的美景,使其变得如同玉芙蓉般娇艳动人。这句诗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佛塔的美丽和威严。
“峰头王母如相过,长剑崆峒此又逢。”这两句写佛塔与仙女相遇的情景。佛塔是仙女们常来游玩的地方,她们经常在峰头上与佛塔相伴。而在这佛塔下又再次遇见了长剑崆峒,增添了几分神秘感。这句诗既表现了佛塔的美丽和威严,又增加了几分神秘感和浪漫色彩。
整首诗通过对阿育王塔的描绘,展现了佛塔的宏伟壮观和美丽威严。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