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衣玉节下征轺,东望瓯闽万里遥。
揽辔羡君能奉使,鸣珂惭我旧同朝。
声驰八郡秋霜肃,气压三山瘴雾消。
当宁忧民心正切,呻吟指日变歌谣。
【诗句释义】
绣衣玉节下征轺,东望瓯闽万里遥。
绣衣玉节:指朝廷任命的官职和所佩带的符节,绣衣是官服,玉节是官员的凭证。征:出征;轺:古代的一种车名,这里指使者的车。
东望瓯闽万里遥:瓯闽,泛指福建、浙江一带。
揽辔羡君能奉使,鸣珂惭我旧同朝:揽辔:握着马缰,表示谨慎驾驶;鸣珂:用金属装饰的手杖。
愧:惭愧。
奉使:奉命出使。
【译文】
身穿绣衣手持玉节出使远方,目光向东眺望那遥远的瓯闽之地。
握着马缰心怀羡慕,你能够奉命出使;戴着响铃手杖,我却惭愧自己曾在朝廷共事。
八郡之声如秋霜肃杀,三山之气压消瘴雾。
当宁忧虑民心,人民疾苦他正深感焦虑;不久将会改变歌谣,迎来新的时代。
【注释】
绣衣:古代官服的一种,以色彩鲜艳为特点。
玉节:朝廷授予官员的凭证。
征轺(yáo):使者乘坐的车子。
瓯闽:古代泛称福建、浙江一带。
揽辔:执辔持缰,意为谨慎驾驶。
愧:惭愧的意思。
奉使:奉命出使。
鸣珂:古代官吏出行时,以响铃声为标志,所以称为“鸣珂”。
八郡:泛指八个州郡,即今福建省及浙江省大部分地区。
三山:泛指福建境内的三座名山,即武夷山、天游山、泰宁山,其中尤以武夷山最为著名。
当宁:皇帝的近侍大臣。
忧心:忧虑、担心的意思。
呻吟:哀叹、悲吟。
指日:不久。
变歌谣:改革旧的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