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羡昔相见,雨花吹满台。
都城复邂逅,坐使尘襟开。
捧檄即归去,叙别仍徘徊。
云中振金策,水上浮木杯。
白日洒甘雨,青山响法雷。
松枝若寄我,绝胜江南梅。

诗句释义与赏析:

  • 首句:“阳羡昔相见,雨花吹满台。”

  • 诗句解析: “阳羡”指宜兴县,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境内,因产紫砂壶而闻名。”雨花”可能是指宜兴当地的自然景观,或者是某种特定的文化活动或节日。”吹满台”形容雨水充沛,台上的一切都显得湿润。

  • 关键词注释: “阳羡” - 指宜兴;“雨花” - 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名字或者象征;“吹满台” - 描述雨水充沛的景象。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和上人(僧人)在宜兴的一次相遇,那时宜兴正逢雨水充沛的季节,使得一切看起来都格外清新湿润。

  • 次句:“都城复邂逅,坐使尘襟开。”

  • 诗句解析: “都城”通常指代首都或者政治中心。”邂逅”表示意外的相遇或是偶然的相遇。”尘襟”指的是世俗的烦恼或尘埃。

  • 关键词注释: “都城” - 指当时的首都;“邂逅” - 意外的相遇;“尘襟” - 世俗的烦恼或尘埃。

  • 赏析: 这里表达了虽然在繁忙的都城里偶遇了这位上人,但这种偶遇却让诗人的心境变得开阔,仿佛放下了所有的尘世烦恼。

  • 第三句:“捧檄即归去,叙别仍徘徊。”

  • 诗句解析: “捧檄”意味着接受使命或命令。”归去”表明即将离开。”叙别”是告别的意思。”徘徊”形容犹豫不决或难以决断。

  • 关键词注释: “檄” - 古代用于传递军事、行政命令的文书;“归去”和“叙别”均描述了离别的情景;“徘徊” - 表示犹豫不决。

  • 赏析: 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在得知要离开上人时内心的不舍和对离别时刻的沉思。

  • 第四句:“云中振金策,水上浮木杯。”

  • 诗句解析: “云中”和”水上”分别描述了两种不同的场景:云中可能暗示高远或飘渺的境界,水上则更接近自然和平静。”振金策”和”浮木杯”都是用来形容动作轻盈、飘逸的场景。

  • 关键词注释: “云中” - 形容高远或飘渺;“水上” - 强调与水的亲近。”振金策” - 描述挥动金属马鞭的动作;”浮木杯” - 描述漂浮在水面上的木杯。

  • 赏析: 通过这些形象生动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好像自己正在进行一次轻盈优雅的舞蹈或飞翔。

  • 第五句:“白日洒甘雨,青山响法雷。”

  • 诗句解析: “白日”代表光明和清晰的日子,”甘雨”则是甜美如露水的雨水。”青山响法雷”形容山间回荡着如同雷鸣般的声音。

  • 关键词注释: “白日”和“甘雨” - 描述自然现象;“青山响法雷” - 描述声音巨大且震耳欲聋的效果。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画面,阳光普照大地,甘霖滋润山林,声势浩大的雷声在山谷中回荡,给人一种庄严而震撼的感觉。

  • 第六句:“松枝若寄我,绝胜江南梅。”

  • 诗句解析: “松枝”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若寄我”表示将这样的品质寄托于诗人。”绝胜”表示胜过其他所有东西。

  • 关键词注释: “松枝” - 象征坚韧;“若寄我” - 表达寄托之意;“绝胜” - 表示超越其他任何事物。

  • 赏析: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强烈的感官体验,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升华的境界。最后一句更是以松树和梅花的高洁品质来强调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显示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