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村夜不寐,明发揽征衣。
残月沉高树,疏星照短帷。
鸡声催晓乱,暝色入晨微。
渐觉春寒薄,东林日欲晖。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共四句八行,每行五个字。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伍家集早发
荒村夜不寐,明发揽征衣。
残月沉高树,疏星照短帷。
鸡声催晓乱,暝色入晨微。
渐觉春寒薄,东林日欲晖。

注释:

  • 荒村:荒凉的村落。
  • 夜不寐:在夜晚没有入睡。
  • 明发:天亮时出发。
  • 揽:整理,收拾。
  • 残月沉高树:形容月亮已经落得很高了,只剩下半弯残月挂在高高的树枝上。
  • 疏星:稀疏的星星。
  • 鸡声催晓乱:鸡叫声把早晨的声音搅得混乱不堪。
  • 暝色入晨微:傍晚的颜色逐渐渗透到清晨。
  • 渐觉春寒薄:渐渐地感到春天的寒冷已经变得不那么明显了。
  • 东林:指东边的树林。
  • 日欲晖:太阳即将升起,开始发出光芒。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早行的诗。首句“荒村夜不寐”点明了诗人是在一个偏远的乡村中度过一个不眠之夜,为后面的旅程作准备。次句“明发揽征衣”描绘了黎明前的宁静与紧张气氛,诗人在天刚亮时就匆忙地整理好出征的衣服,准备踏上征程。

第三、四句“残月沉高树,疏星照短帷”形象地描绘了黎明时分的景色,残月已经落下,天空中的星星也显得稀疏,只有微弱的光芒照亮了简陋的帐篷,营造出了一种孤独而又坚韧的氛围。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第五、六句“鸡声催晓乱,暝色入晨微”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鸡鸣声和天色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新一天的期待和对未知旅途的担忧。最后一句“渐觉春寒薄,东林日欲晖”则表达了诗人逐渐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变得更加浓厚,太阳即将升起的美好景象。这既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早起赶路的场景,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期待之情。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黑夜与黎明、寒冷与温暖、孤独与期待等相对立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