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径萝冉冉,弥望烟漠漠。
遥闻鸡犬声,知有人居错。
老幼总无营,第不废耕作。
辟地余有心,此中良不恶。

【注释】

涌泉寺:位于陕西扶风县,有八处景致,故称涌泉寺八咏。

疏钟撞月:指在明月下敲着疏钟。

萝冉冉:形容山径两旁长满的青苔。

弥望烟漠漠:远望烟雾弥漫。

遥闻鸡犬声,知有人居错:远远传来鸡鸣狗吠的声音,知道有人在居住。

老幼总无营(yíng,忧虑):老人和孩子没有忧虑。

第不废耕作:他们仍然不放弃耕作。

辟地余有心:开辟土地还有一颗心。

此中良不恶:在这里住得很好。

【赏析】

《涌泉寺八咏·疏钟撞月》写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当时作者正在陕西扶风县的涌泉寺做客居和尚,他与寺内僧人一起游览了涌泉寺八景,即:深林幽静、古松凌霄、曲径通幽、飞瀑挂岩、灵泉喷雪、流萤度夏、石洞通天、云海荡空,并写下了八首诗来描述这八个景点。

这首诗描写的是涌泉寺的第八个景点——疏钟撞月。诗的开头两句,“深径萝冉冉,弥望烟漠漠”,描写的是涌泉寺后山一条幽深的小径和远处茫茫的烟雾。“漫”是无边无际的意思。小径两旁长满了青苔,说明此地人迹罕至,环境清幽。

接下来四句,是诗人对这一景色的描绘,“遥闻鸡犬声,知有人居错。老幼总无营,第不废耕作。”“知有”、“总”都表示“知道”。诗人听到远处传来的鸡鸣狗吠声,知道有人在居住,而老人和孩子却没有担忧,仍然继续劳作耕种。

最后两句,“辟地余有心,此中良不恶”,“辟地”,开拓土地之意;“留余”,指留下一片空地。“良”,实在;“不恶”指很美好。诗人说:我来到这个地方,发现这里还有一块空地,并且还保留着一份清净的心灵,所以觉得这里很好。

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清新,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