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猿声本哀,况复在雪崦。
层峰锁寒色,听者惨不忺。
余亦落漠人,泪下襟袖沾。
山寺有老衲,趺坐意自恬。

【注释】

涌泉寺:位于今江苏苏州。

八咏:指《涌泉寺》一诗。

疏钟撞月:用“撞”字形容钟声清亮,撞击月亮的意境。

雪崦(yǎn):雪覆盖的山坳。

层峰:重重山峰。

惨不忺(wáng):凄冷、悲伤的样子。

落漠:失意、潦倒。

意自恬:神情自然恬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苏州刺史任上写的一组咏物诗,共八首。《涌泉寺八咏·疏钟撞月》是其中的第二首。此诗写于元和九年(814)冬,诗人由苏州赴常州,途中经过涌泉寺,即景抒情,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

全诗以咏物起兴,借景生情,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前两句写诗人听到钟声撞击月亮的声音,感到十分凄凉。“啼猿”二句写诗人听到钟声之后的感受;而“余亦落漠人”,则是诗人自己的处境。这两句话,既写出了诗人的孤独之感,又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之情。

后两句写涌泉寺的僧人。“趺(fú)坐”二字,既写出了老僧的形象,也写出了老僧的内心世界。

【译文】

泉水叮咚声本来很悠扬,何况又是在雪覆盖的山坳里?

层层山峰封锁着一片寒色,听到钟声的人心里会悲痛得不想活下去。

我也是一个失意潦倒之人,听了钟声不禁泪流满面,湿透了衣襟袖口。

山中的寺庙有位老僧人,坐在那里神情自然恬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