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衣雄斧简书催,盐策军须急上才。
骢步暂劳衔命去,虎形争待献功来。
传飞秋色严霜度,台俯河流底柱回。
体国忧边今日事,贤良新议属君裁。
【注】
绣衣:官服,古代皇帝赐给官员的服饰。雄斧:大斧头。简书:公文。军须:军需。衔命去:奉命前往。虎形:指猛兽,这里比喻英勇的将领。传飞:传递信息。秋色:秋天的气息。严霜:严寒的霜。底柱:黄河中的一座山,在今河南三门峡市附近。体国忧边:为国家忧虑边疆。新议:新提出的计划或办法。属君裁:委托给你裁决。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奉命前往河中(今山西永济西)按察盐政。颔联写按察盐政的艰难困苦。颈联写黄河两岸的景象,尾联写诗人为国分忧、为政为民的情怀。
首联“绣衣雄斧简书催”,写诗人奉旨前往河中按察盐政。“雄斧”,用《庄子·逍遥游》中“庖丁解牛”故事,喻其有勇有谋,能斩棘断崖,开道导流;“简书”,是皇帝的令箭,即诏书;“催”,催促。
次联“盐策军须急上才”,“军务紧急,急需人才”。这两句写诗人受命后,立即奔赴前线按察盐政的紧张情况。
第三联“骢步暂劳衔命去”,“骢”(青白色马)步(步行),指骏马,也借指良马。“衔命去”,指奉命前去。这两句写诗人带着重任出发的情景。
第四联“虎形争待献功来”,“虎形”比喻将士勇猛善战,如同猛虎下山。“争待献功来”,意思是争相盼望取得战功。这两句写将士们渴望早日立功报效国家的心情。
第五联写黄河两岸景象。“秋色严霜度”,写秋高气爽,霜降如初。“台俯河流底柱回”,写黄河两岸,河水滔滔,波涛翻滚,滚滚向前;黄河两岸的山峦重叠,犹如屏风一般,屹立不动。这两句写黄河的自然风光。
第六联写诗人关心国事、为国为民的情怀。“体国忧边今日事”,意思是说国家正处在危难时期,诗人十分担忧边疆的战事。“贤良新议属君裁”,意思是说朝廷正在考虑新的政策和措施,希望诗人能够主持公道,作出正确的决策。这两句写诗人为国家忧虑边疆、关心政治的态度和胸怀。
全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心、对边疆的忧虑以及为民请命的决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