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重阳老,柴门菊未花。
漏床多苦雨,村夜不闻笳。
窗眼风来急,山头月落斜。
秋悲无奈处,又得数声鸦。
秋夜偶书
天气重阳老,柴门菊未花。
漏床多苦雨,村夜不闻笳。
窗眼风来急,山头月落斜。
秋悲无奈处,又得数声鸦。
注释:
- 重阳老——指重阳节的时节已经过去。
- 柴门菊未花——形容秋意浓重,菊花尚未盛开。
- 漏床多苦雨——形容夜晚的雨水很多,打在漏床上的声音让人感到痛苦。
- 村夜不闻笳——形容村子夜晚静悄悄的,没有听到笳的声音。
- 窗眼风来急——形容窗户外面的风很急。
- 山头月落斜——形容月亮从山顶落下,光线斜射下来。
- 秋悲无奈处,又得数声鸦——形容秋天的景色令人感到悲伤,而这时却听到了几只乌鸦的叫声,增添了凄凉之感。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夜景象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天气、时间、环境等细节,营造出一种深秋的氛围。同时,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和情感。
首句“天气重阳老”,直接点明了是重阳节后的秋季。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日举行,有登高赏菊的习俗。这里诗人以“重阳老”来形容秋天的到来,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
诗人描述了自己所在的环境——“柴门菊未花”。这里的“柴门”指的是简陋的住所,而“菊未花”则表明了秋天还未完全来临。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秋天到来的期待,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简单和朴素。
接下来的几句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景象。“漏床多苦雨”,“漏床”在这里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计时器,用来测量时间。诗人用“多苦雨”来形容夜深人静时雨水打在漏床上的声音,给人以沉重感。“村夜不闻笳”,这里的“村夜”指的是乡村的夜晚,而“笳”是一种古代乐器,常用于边塞之地。诗人用“不闻笳”来形容乡村夜晚的寂静,没有战争或离别的喧嚣。
最后两句则是写景抒情。“窗眼风来急”,“窗眼”指的是窗户的边缘,“风来急”形容窗外的风势猛烈。诗人用“风来急”来形容风的力量之大,仿佛要将一切都吹散。“山头月落斜”,“山头”指的是山的顶端,“月落斜”形容月亮挂在山顶上,光线斜射下来。这两句诗既展现了秋天的美景,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和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