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悔已迟,枉生非我欲。
奇志负初心,介性那堪俗。
父没行无成,未能善式谷。
自知逆天命,九祖陷鬼局。
抱此不测罪,虽生名更辱。
愿辞人世缘,甘心受地狱。
天怜此生念,魂托应有属。
怀哉五云仙,视同真骨肉。
我愿执其鞭,相随捧马足。
委尸无挽客,有稿凭谁录。
错个好人身,死生同促促。

【注释】

闻道悔已迟,枉生非我欲:听说你后悔已经太晚了,白白地活着。

奇志负初心,介性那堪俗:奇特的志向违背了最初的心意,坚贞的禀性又怎能忍受世俗的污浊?

父没行无成,未能善式谷:父亲过世,我未能成就事业,不能像伯夷那样饿死首阳山。

自知逆天命,九祖陷鬼局:自己知道这是违背天命,祖宗们都落入了地狱的境地。

抱此不测罪,虽生名更辱:背负这不可测之罪,即使活着也更加羞辱。

愿辞人世缘,甘心受地狱:我愿意放弃做人的缘分,甘心情愿进入地狱。

天怜此生念,魂托应有属:上天可怜我对人生的信念,魂魄应该归附到某个地方。

怀哉五云仙,视同真骨肉:怀着像五云山上仙人一样的愿望,视他们为真正的骨肉亲人。

我愿执其鞭,相随捧马足:我希望能像赶马车时挥舞着马鞭一样追随他们。

委尸无挽客,有稿凭谁录:死后没有人来为我收尸,只有我自己的遗稿,能请谁来记录我的生平呢?

错个好人身,死生同促促:错投了一个好身体,生死都要被捆绑在一起,真是悲哀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临终前写的一首绝笔诗。诗中表现了他对自身命运的绝望情绪和对佛教净土宗的向往。全篇抒发了作者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以及对死亡的看法。

第一句“闻道悔已迟”,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行为的忏悔之情。作者自认为生前所作所为都是违背自己初衷的,因此感到后悔。

第二句“枉生非我欲”则是作者对自己生命意义的反思。他认为自己的人生没有追求,只是虚度年华,这种虚度生命的行径是他不愿看到的,也是他不愿意接受的。

第三句“奇志负初心”,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人生理想的坚守与执着。他的奇才和异志原本是为了实现一个高尚的目标,但因为受到世俗观念的影响,最终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而这种错误的道路也导致了他一生的不幸。

第四句“介性那堪俗”则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尽管他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但面对现实的种种诱惑和压力,他最终还是屈服于世俗的束缚,变得庸俗不堪。这种矛盾使得他感到无比痛苦。

第六句“父没行无成”表达了作者对父亲去世的悲痛之情。他认为父亲去世后,自己没有能够成就一番事业,没有能够孝顺双亲,这是对他最大的惩罚。

最后两句“自知逆天命,九祖陷鬼局”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自己的不满和愤怒。他认为这一切都是违背了天命的结果,祖先们都受到了惩罚,而他却依然沉溺其中无法自拔。这种自责和愤怒让他感到十分痛苦。

整首诗通过反复的修辞手法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所面临的困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和死亡的思考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