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有路透东郊,尘病情牵万里遥。
啼鸟不愁秋出院,好风常带水过桥。
此时酒醉醒还梦,何处山堪渔更樵。
夜半月明帘外坐,不知花影为谁娇。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答双溪兄简即步原韵
西郊有路透东郊,尘情牵万里遥。
啼鸟不愁秋出院,好风常带水过桥。
此时酒醉醒还梦,何处山堪渔更樵。
夜半月明帘外坐,不知花影为谁娇。
逐句释义如下:
- 西郊有路透东郊,尘情牵万里遥。
- “西郊”指的是西边的郊区,“东郊”指的是东部的郊区。这里描绘了一条从西到东的道路,象征着连接两地的纽带。“尘情牵万里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以及这种情感如何跨越千山万水。
- 啼鸟不愁秋出院,好风常带水过桥。
- “啼鸟”指的是鸟儿在秋天里自由自在地鸣叫。“秋出院”可能是指秋季的景色,给人一种凄凉而美丽的感觉。这里的“不愁”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自然美景的喜爱和欣赏。“好风常带水过桥”则描绘了一幅风和日丽、水波荡漾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而惬意的感觉。
- 此时酒醉醒还梦,何处山堪渔更樵。
- “此时”指的是此时此刻,诗人正处在一种迷离的状态中。“酒醉醒还梦”描绘了诗人饮酒后进入梦乡的情景。这里的“醒”和“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纠结和迷茫。“何处山堪渔更樵”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找到一处山野之地,远离城市的喧嚣,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
- 夜半月明帘外坐,不知花影为谁娇。
- “夜半”指的是深夜时分,月亮高悬在天空中。这里的“月明”描绘了夜晚明亮的月光,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帘外坐”可能是诗人在夜晚独自坐在窗边,欣赏着窗外的美景。“不知花影为谁娇”则是一种设问,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不同时间段的情感和景象,展现了他对远方的思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同时,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