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谈当子夜,人世几今宵。
共步芦中月,因歌竹外桥。
孤琴清澹露,寒磬落归潮。
此地堪栖隐,频来岂用招。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然后准确把握诗句的意思。同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所用手法,评价其运用的恰当性。最后还应联系作者的情感体会诗歌的情感意趣。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端的作品。全诗以“宿陈七”为中心展开,描绘了诗人夜宿陈七家时的情景。首联写诗人夜宿陈七家的情景;颔联写月夜下,诗人与陈七共步在芦中,因歌于竹外桥上;颈联写诗人在陈七的清寂的庭院弹奏琴曲和敲钟声,表现了陈七的孤独寂寞;末联写诗人对陈七的赞美之情。
【答案】
①宿陈七(陈七,名不详)。②当子夜:正当子夜时分。③人世几今宵:人世间有多少个今夜。④共步:一同步行。⑤因歌:因而歌唱。⑥竹外桥:竹丛外桥上。⑦孤琴:独自演奏的琴。⑧寒磬:指敲击的磬声。⑨栖隐:隐居。⑩频来:多次前来。⑩岂用招:哪里需要招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