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废久无钟,禅关掩万峰。
空廊惟卧虎,弃钵不归龙。
墙塌埋残碣,苔深翳古松。
倘非樵子引,那识往来踪。

【注释】 石嵩废寺:石嵩,古地名。废寺,指被废弃的寺庙。 禅关掩万峰:禅关,佛教修行者所设,象征禅宗入门之地。掩,遮蔽,掩盖。万峰,指连绵不绝的高山。 空廊惟卧虎:空廊,指废弃后的寺庙中的走廊。惟,只有,只。卧虎,指虎留下的脚印或虎形的图案(传说中老虎在山中经常出没)。 弃钵不归龙:弃钵,指和尚丢弃的钵盂。龙,指龙王(神话中掌管雨水的神)。 墙塌埋残碣:残碣,指断壁残垣上的碑碣残文。 苔深翳古松:翳,覆盖。古松,指苍老的松树。 倘非樵子引,那识往来踪:倘非,如果。樵子,砍柴的人。引,引领、领路。那识,怎么知道。往来踪,指来来往往的痕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废寺的诗,通过描述寺庙的废弃和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寺废久无钟”,意思是寺庙已经废弃很久了,连大钟都不再敲响。这一句以寺庙的废弃为背景,引出下文的描写。

颔联“禅关掩万峰”,继续描述寺庙的废弃情况。禅关,是修行者进出的地方,象征禅宗入门之地。这里的“掩”字,形象地描绘了寺庙大门紧闭的情景。万峰,指的是周围群山叠嶂的景象。这句诗通过描绘群山和寺庙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衬托出寺庙的荒凉和无人问津。

颈联“空廊惟卧虎”,则转向了寺庙内部的景象。空廊,即空荡荡的走廊。这里用“卧虎”来形容墙壁上可能留下的虎迹或虎形图案。这句诗通过对虎形图案的描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古老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寺庙内部的寂寥和荒凉。

尾联“墙塌埋残碣”,“苔深翳古松”,则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历史和遗迹。残碣,是指断壁残垣上的碑碣残文。这里提到墙体坍塌,使得残碣无处安放,只能隐藏在厚厚的苔藓之下。古松,则是岁月沧桑的象征,这里的古松可能见证了寺庙的兴衰变迁。这句诗通过描绘这些历史遗迹,传达出了寺庙曾经辉煌却如今破败不堪的感觉。

最后一句“倘非樵子引,那识往来踪”,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不是樵夫带路,我们又怎么能知道这座寺庙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呢?它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和历史沧桑的感慨。

整首诗以寺庙的废弃为背景,通过描绘寺庙内外的景象和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情感也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