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苍烟暝,千峰夕照催。
踏兹明月影,独上摘星台。
山自鸿蒙剖,人从鸟道来。
石梁称险绝,不用说天台。

【解析】

“四野苍烟暝,千峰夕照催”,四野一片苍茫的烟霭朦胧,远处山峰在落日余晖下显得分外耀眼。诗人用“暝”和“催”这两个字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天色渐暗、山色苍茫的景象,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幽静而又凝重的氛围。这两句写景含蓄,意蕴深远。

“踏兹明月影,独上摘星台”,诗人在月下踏上石梁桥,登上了摘星台。这里的“摘星”二字,既指高耸入云的天台山,也暗含着“仰止”“仰望”之意;同时与李白《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银河”相呼应,将人引入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山自鸿蒙剖,人从鸟道来”,诗人由眼前的景色联想到宇宙天地的形成:大自然本是浑然一体,后来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化,才有了山川大地和人类万物的出现。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

“石梁称险绝,不用说天台”,诗人来到石梁桥,这里地势险要,令人赞叹不已。诗人在这里驻足,感叹天台山的险峻与雄奇。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天台山险峻风光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由衷的热爱。

【答案】

译文:四野一片苍茫的烟霭朦胧,远处山峰在落日余晖下显得分外耀眼。踏在这石梁桥下,我独自登上了摘星台。

山本浑然一体而分成两半,人是从鸟一样的通道飞升而来。石梁桥地势险要,让人叹为观止。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天台山的七言古诗。首联写傍晚的山色和天边夕阳,为登山作铺垫。颔联承上启下,由眼前之景联想至天体形成的过程,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颈联写石梁桥的险要之处,表达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尾联以议论抒情结束,表达作者渴望实现理想的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