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郭人何处,东山屐已非。
春风忆苕水,夜月梦芦矶。
以我招寻惯,如君同调稀。
摩挲旧题刻,空见白云飞。
注释:
灵源洞怀振狂在杭
灵源:指灵隐寺的灵源洞。振狂:指苏轼《自题金山画像》诗中的“一洗万古凡马空”。
南郭人何处,东山屐已非
南郭:指南宋时期杭州西湖边的岳庙(岳武穆祠)旁的南关。东山:指东晋时期谢安隐居的会稽东山。屐:木鞋。
春风忆苕水,夜月梦芦矶
苕水:即苕溪,流经浙江省杭州市。芦矶:位于钱塘江边的钱塘江口的礁石。
以我招寻惯,如君同调稀
招寻:指寻觅、探访。我:指苏过。调:这里指词调。
摩挲旧题刻,空见白云飞
摩挲:抚摸,用手指轻轻按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苏过怀念其祖父苏轼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祖父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自己内心的感受。
首联“灵源洞怀振狂在杭”,诗人回忆起灵隐寺的灵源洞,那是他曾经振狂的地方,也是他与祖父苏轼共同度过的时光。诗人在这里寄托了自己对祖父的思念之情。
颔联“南郭人何处,东山屐已非”,诗人回忆了南宋时期杭州西湖边的岳庙和会稽东山,那是他与祖父曾经游玩的地方。然而,现在那里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热闹景象,只有诗人自己在回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颈联“春风忆苕水,夜月梦芦矶”,诗人回想起在苕溪畔春风拂面,在芦矶上夜月相伴的情景。这些美好的回忆让他感到无比幸福。然而,现在他已经离开了那个地方,只能在梦中寻找那些美好的记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尾联“以我招寻惯,如君同调稀”,诗人感叹自己已经习惯了到处寻找和拜访祖父,而如今却再也找不到像祖父这样的知音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无奈。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感人。诗人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让人深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