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指扶桑外,龙宫是绀园。
慈航寻海舶,晨磬待朝暾。
已悟西方教,渐通中国言。
悬知无佛处,师去定称尊。

【注释】

扶桑:古代神话中的神树。龙宫:神话中龙王居住的宫殿,又称瀛洲、方丈。绀园:即绀园子,是日本奈良时代天台宗僧人最澄(697~774)于公元759年创建的寺院,以佛教净土宗为宗风。慈航:指佛祖,也泛指佛法。朝暾:初升的太阳,此处喻指佛法。

已悟西方教:意思是已经领悟了佛法。渐通中国言:意思是逐渐明白了中国的教义。悬知:预料。无佛处: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要心地善良,都能成佛,所以“无佛处”指人人皆可成佛。师去:僧众离开。定称尊:僧众离去后仍能保持清净之心,自称为尊。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僧人玄觉所作的《送僧归日本》。玄觉在这首诗中描述了与友人分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祝愿。

首联“远指扶桑外,龙宫是绀园”,诗人以扶桑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扶桑,即太阳,是神话中太阳升起的地方,也是东方的象征。龙宫则是指传说中龙王居住的宫殿,也就是瀛洲、方丈等地方,也是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之一。诗人通过这两幅图画,描绘了一幅美丽而神秘的世界景象。

颔联“慈航寻海舶,晨磬待朝暾”。慈航,指佛法,也泛指佛法。海舶,即航海船只,指的是海上航行的船只。晨磬,指晨钟,是佛教中用来召集僧侣的一种乐器。诗人通过这两幅画面,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祝福和祝愿。希望他能够乘着佛法的力量,找到通往智慧的道路,同时也可以借助晨钟来聚集精神力量,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颈联“已悟西方教,渐通中国言”。西方教,指的是佛教,也泛指佛法。中国言,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诗人通过这两幅画面,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祝福和祝愿。希望他能够领悟到佛法的智慧,逐渐明白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从而更好地适应自己的生活环境和价值观。

尾联“悬知无佛处,师去定称尊”。悬知,即预知,是诗人对自己朋友的预言和期望。无佛处,是指每个人都具有佛性,每个人都有成佛的可能。师去,指的是朋友离开。定,是名词,指定力、定慧。这里指内心的坚定和纯洁。称尊,是动词,表示自称为尊。诗人通过对这句话的解读,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祝愿和期望。希望他能够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坚定,即使在离开朋友之后仍然保持这种状态,并因此获得精神上的尊重和荣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