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钟苦夜长,形影自凄凉。
忏悔除前障,呻吟检古方。
坐非同面壁,卧岂倦津梁。
气运有时尽,千花塔里藏。
诗句解释与注释病僧:指的是一位患有疾病并长期修行的僧人。
闻钟苦夜长,形影自凄凉:听到寺庙中的钟声,使得漫长的夜晚更加痛苦,僧人独自面对自己的形象感到凄凉。
- 闻钟苦夜长:听到寺庙中的钟声,使夜晚的时间感觉异常漫长。
- 形影自凄凉:僧人在夜晚独自一人时,感觉到自己的身影和心境都显得格外凄凉。
忏悔除前障,呻吟检古方:通过忏悔来清除内心的障碍,并寻找古老方法来缓解身体上的痛楚。
- 忏悔除前障:通过忏悔来消除内心的烦恼或罪过。
- 呻吟检古方:尝试查阅古老的医书或方法来缓解身体的病痛。
坐非同面壁,卧岂倦津梁:坐不是像其他僧人那样坐在墙壁上打坐(面壁),而是选择不同的坐姿来休息;躺下也不会感到疲倦(津梁)。
- 坐非同面壁:不采用传统的坐禅姿势,而是选择了其他方式来坐着。
- 卧岂倦津梁:躺着时也能感受到舒适,不会感到疲惫。
气运有时尽,千花塔里藏:生命的气运有时也会结束,如同千朵花朵最终会凋谢一样。
- 气运有时尽:生命的旅程是有限的,有起有落。
- 千花塔里藏:比喻生命终将归于尘土,如同千朵花最终都在塔里被收藏起来。
译文
病僧
听闻钟声声声催人入夜长,孤独身影倍感凄凉。
反省忏悔以驱散前路上的障碍,寻求古法以求疗愈身体疼痛。
坐态各异而非常规地面壁打坐,躺卧之间亦不感疲累。
生命的气运终究会有尽头,就像千朵花朵最终在塔中安眠。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病僧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中“闻钟苦夜长”和“形影自凄凉”两句,形象地勾勒出病僧在寂静夜晚中的内心感受,以及对自身孤独处境的无奈。而“忏悔除前障”和“呻吟检古方”则展现了病僧试图通过自我反省和求助古人智慧来解决自身困境的努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示了病僧对生命、自然以及修行过程中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