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溪秋色满,临泛意如何。
高枕乱流去,挂帆千嶂过。
梦应通月窟,槎已到星河。
不负烟霞想,无妨风雨多。

【注释】

中秋遇风雨:中秋时节遇到风雨。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是秋季的中旬,天气转凉。遇,碰上。风雨,泛指恶劣天气。

寒溪秋色满:秋天的溪水冰凉,溪岸上布满了萧瑟的秋色。寒溪,指寒冷的水溪。满,充满、遍布。

临泛意如何:面对江水泛舟,心情怎么样呢?临泛,乘船游览。泛舟,泛指泛水上。

高枕乱流去:高枕无忧地随着江水漂流而去。高枕,枕头高高地放在床头,形容悠闲自在的样子。乱流,杂乱的水流。

挂帆千嶂过:在千仞高山之上挂起风帆,飞越而过。挂帆,指扬帆远航。万嶂(zhàng),绵延不尽的山峦。

梦应通月窟,槎已到星河:我梦见自己已经到达了月宫,木筏已经抵达天河。梦应,梦中应当如此。月窟,指月亮形成的洞穴。槎,筏子。星河,银河。

不负烟霞想,无妨风雨多:不要辜负我对那如画的山水景色的喜爱,也不要因为风雨太多而烦恼。不负,不辜负。烟霞,指美丽的山光水色。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中秋时节游历山水之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写中秋遇雨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首句“寒溪秋色满”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水的画面。寒溪中的秋色,给人一种清冷、宁静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寂静的世界中。这里的“满”字,既写出了溪水的清澈,也写出了秋色的浓重,为后面的描绘奠定了基础。

次句“临泛意如何”,诗人开始进入主题,思考自己在泛舟中的心情。面对江水泛舟,诗人的心情如何呢?诗人用“临泛”一词,表明了自己正在乘坐船只游览。然而,他的心情却并不轻松,因为此时正值中秋佳节,风雨交加,使得他的心境变得复杂起来。

接下来的三、四两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在风雨中的感受。“高枕乱流去”,诗人高枕无忧地随着江水漂流而去。这里的“高枕”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风雨中悠然自得的态度。而“乱流”,则描绘了江水湍急的景象,让人感到一种刺激和惊险。

五、六两句,诗人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挂帆千嶂过”,诗人在千仞高山之上挂起风帆,飞越而过。这里的“挂帆”,既是指扬帆远航,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而“千嶂”,则描绘了连绵不绝的山峰,给人一种壮丽、壮观的感觉。

最后两句,诗人再次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梦应通月窟,槎已到星河”,我梦见自己已经到达了月宫,木筏已经抵达天河。这里的“梦应”一词,既表明了诗人的梦境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又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而“星河”,则描绘了银河的美丽景象,让人感到一种神秘和浪漫。

这首诗通过对中秋遇风雨情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之情。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诗人内心的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