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迹多湖海,逃名且市廛。
一区扬子宅,四壁米家船。
玉辨荆山里,书收汲冢前。
耽奇同有癖,相过定留连。
这首诗的作者为宋代诗人刘克庄。诗题中的“博古斋”指的是收藏古物的书房,而“蒋子才”则是诗人赠给友人的名字。
下面是诗句的逐句翻译:
- 寄迹多湖海,逃名且市廛。
寄迹多湖海:寄身于广阔的湖海之中,形容隐居的生活。逃名:逃避世俗的名誉和地位。
- 一区扬子宅,四壁米家船。
一区:一个区域或空间。扬子宅:扬雄的居所,这里可能指古代文人雅士的住所。四壁:四面墙壁。米家船:米芾的书法作品,这里比喻藏书丰富。
- 玉辨荆山里,书收汲冢前。
玉辨荆山里:形容珍贵的玉石,可能是指书房里的珍贵文物或藏书。书收汲冢前:汲冢是传说中孔子曾在此挖井的故事发生地,因此这里的“汲冢”可能是指书籍收藏之地。
- 耽奇同有癖,相过定留连。
耽奇:喜爱奇特的事物,有特殊的喜好。同有癖:同样有特殊爱好。相过:相互拜访。定留连:一定会留连不返,形容对某地的喜爱之情。
以下是诗句的注释和赏析:
【注释】
寄迹多湖海:寄身于广阔的湖海之中,形容隐居的生活。逃名:逃避世俗的名誉和地位。
一区扬子宅:一个区域或空间。扬雄的居所,这里可能指古代文人雅士的住所。四壁米家船:四面墙壁上摆满了米芾的书法作品,这里比喻藏书丰富。
玉辨荆山里:形容珍贵的玉石,可能是指书房里的珍贵文物或藏书。书收汲冢前:汲冢是传说中孔子曾在此挖井的故事发生地,因此这里的“汲冢”可能是指书籍收藏之地。
耽奇同有癖:喜爱奇特的事物,有特殊的喜好。相过定留连:相互拜访,一定会留连不返,形容对某地的喜爱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离喧嚣、追求精神生活的隐士的生活场景。首句表达了他选择隐居在宽阔的湖海之间,远离世俗名利的态度。次句则描绘了他拥有的丰富的藏书和珍贵的文物,以及他在这些物质之上寻求的精神满足。第三句中的“扬子宅”和“米家船”分别代表了古代文人雅士的居住环境和书房文化,诗人通过对这两个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热爱。第四句通过表达自己与古人相似的兴趣和爱好,进一步强调了他的隐逸生活和他对于知识的追求。最后一句则表达了他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留恋,以及他愿意与知己好友共度时光的愿望。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理解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