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久不返,酒楼犹未倾。
当年聊一醉,千载仰高名。
隔岸围山色,凭栏到水声。
风流无贺监,过客若为情。

【注释】太白酒楼:李白在流放途中曾到过这里。

太白:指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太白酒楼:唐人酒楼名。

久不返:李白自天宝初年被赐金放还后,即隐居庐山一带,此诗作于流放途中。

聊一醉:言借酒消愁。

千载仰高名:李白诗名千古流传,人们仰慕他的诗歌。

贺监:《汉书·东方朔传》记载:“武帝时,西极胡人大献火浣布,武帝诏曰:‘火浣布已令其国,令诣我服五色,乃欲以越地物为献,其毋藏匿!’”汉武帝时,西域人贡火浣布,武帝诏令其国入朝,使者至汉,汉王欲得火浣布,使使者持越地之贡物与越人交换。越地之人以为汉王贪心不足,遂将火浣布藏匿。汉武帝得知此事,派人追查,越人无路可逃,只得自缚请罪,汉王取其贡物而还。贺监,即贺良,西汉人,因事获罪。此处以贺监比喻李白。

风流无贺监:贺监虽因事获罪,但终成美谈。诗人用“风流”二字赞美李白的高风亮节。

过客若为情:李白虽然才华出众,却一生坎坷,晚年流放夜郎,此诗中流露出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太白酒楼》,是唐代李白的一首诗。此诗作于流放途中。李白一生傲岸不羁,狂放不羁,常自比为“青莲居士”,又自谓“凉州公子”,此诗即是他流放途中所作,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首句“太白酒楼”,点出了题旨。太白酒楼乃唐人酒楼之名,李白在此饮酒赋诗,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之作,如《将进酒》、《蜀道难》等。李白自天宝初年被赐金放还后,即隐居庐山一带,此诗作于流放途中。次句“久不返”,表明了李白流放的原因。李白自恃才高,不肯屈服于权贵,因此遭忌妒,被赐金放归故里,从此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犹未倾”,说明李白仍想继续他的文学创作活动,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当年聊一醉”,表达了李白对往昔生活的留恋和对朋友的怀念。当时李白与杜甫、高适等好友一起游历各地,饮酒作诗,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千载仰高名”,表达了人们对李白的敬仰之情。李白的诗歌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闻名于世,其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隔岸围山色”“凭栏到水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两句描写了李白站在酒楼之上,眺望着远处的山川景色,听着潺潺的流水声。这里的山色和水声都是自然景观,给人以宁静、和谐的感觉。同时,这两句也反映了李白的内心世界——他渴望自由、向往大自然,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第三句“风流无贺监”,用贺监比喻李白。贺监曾因事获罪而被贬谪,但他最终成为了一个美谈。李白虽然一生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没有被世俗所束缚。这里的“贺监”指的是西汉时的贺良,他曾因事获罪而被贬为郡吏,后来成为美谈。李白用贺监来比喻自己,表达了他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命运的反抗。  最后两句“过客若为情”,则表达了李白对朋友们的深情厚意。李白一生孤傲不羁,但对待朋友却十分真诚。他曾经多次拜访杜甫、李邕等人,并留下了许多关于他们的美好回忆。这些回忆让李白更加珍惜与朋友们的关系,也让他更加珍视自己的友谊。然而,由于政治原因和朋友之间的误会等原因,李白与杜甫、李阳冰等人失散多年。当李白流放夜郎的时候,他想起了这段往事,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过客若为情”,意味着朋友们如果还记得李白的话,那么他们应该为李白感到高兴。这句话表达了李白对朋友们的感激之情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这首诗以“太白酒楼”为题,描绘了诗人在酒楼上眺望山水、聆听流水的情景。诗人通过对酒楼、山水、流水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由的追求、对命运的反抗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沉,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