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怜秋色满禅房,回首家山几断肠。
季子黑裘淹岁月,潘郎青鬓怯风霜。
天涯佳节愁中过,上界钟声梦里长。
飘泊异乡知已少,明朝谁泛菊花觞。

重阳节前一日,我在宝严寺中寄居。

为爱满室秋色,不禁回首故园的山野。

季子穿着黑裘度过漫长的岁月,潘郎却因年华已老而惧怕风霜。

天涯佳节令人愁闷,上界钟声在梦里回荡。

漂泊在外,知己寥寥无几,明天又不知会泛起多少菊花之觞。

注释与赏析:

  1. 重阳前一日,我在宝严寺中寄居。- 这句描述了诗人来到宝严寺的时间和背景。”重阳”是中国传统的一个节日,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人们会有登高望远、赏菊等习俗,因此诗中的“重阳”也暗示了节日的氛围。”寓宝严寺”表示诗人在此过节。
  2. 为爱满室秋色,不禁回首家山几断肠。- “为爱”意味着因为喜欢这满室的秋色;“不禁”表达了情感的自然流露;“回首”则描绘了诗人对家的思念;“家山”是指故乡,“几断肠”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3. 季子黑裘淹岁月,潘郎青鬓怯风霜。- 这里通过对比来突出人物的年龄和外貌。“季子”和“潘郎”分别指代两个不同的男子,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者仰慕者;“黑裘”象征着岁月的流逝,“青鬓”则描绘了他们的容颜,“怯风霜”表明他们因岁月的侵蚀而感到衰老。
  4. 天涯佳节愁中过,上界钟声梦里长。- 这里的“天涯”指的是远离家乡的他乡,“佳节”即节日,“愁中过”说明节日里充满忧愁;“上界钟声”可能指的是某种虚幻或神秘的场景,“梦里长”表示时间的长久,暗示着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5. 飘泊异乡知已少,明朝谁泛菊花觞。- “飘泊”形容诗人四处游荡的状态;“异乡”指的是不常去的地方;“知已”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明朝”意味着未来的某一天;“谁泛菊花觞”表达了对未来团聚的期望和对朋友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友人的真挚情谊。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身处异地时的孤独与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