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才子气凭陵,剡水孤舟兴可乘。
青树又添阶下腊,缁衣同对佛前灯。
漫夸市上春如锦,且醉尊中酒似渑。
总是空门无去住,好将真偈问名僧。

己丑年(1609)除夕,我与陈振狂一同到钟山寺拜访曾人倩,适逢瀚上人来,我们一同得到“僧”字。

岭南才子气纵横,剡水孤舟兴可乘。

青树又添阶下腊,缁衣同对佛前灯。

漫夸市上春如锦,且醉尊中酒似渑。

总是空门无去处,好将真偈问名僧。

注释:

己丑:指农历纪年法中的六十甲子中的一个干支组合,这里指1609年(明万历二十七年)。

岭南:指广东一带。

气凭陵:气势磅礴的样子。

剡水:古地名,在今浙江省嵊州西南。此代指剡溪。

兴可乘:兴致正高,有乘风破浪之势。

青树:即青山。

添:使……增加。

缁衣:黑色的衣服,佛教徒所穿。

缁衣同对:僧人也穿着缁衣,和世俗僧人一同对着佛前的灯火。

春如锦:春天的景色就像锦绣一样美丽。

渑:一种美酒,这里用来比喻美酒。

去住:往来不定,没有固定的地方。

真偈:真正的佛经、佛语的意思。这里指的是诗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己丑年的除夕之夜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喜悦以及对佛法的敬仰之情。

首句“岭南才子气凭陵”,以“岭南才子”自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横溢的自信。“凭陵”一词则形容了诗人的豪气冲天,如同山峰一般傲视群山。

次句“剡水孤舟兴可乘”,则描绘了诗人在剡水边乘舟远行的意境,象征着诗人胸怀壮志,意欲乘风破浪,一展宏图。

接下来三句“青树又添阶下腊,缁衣同对佛前灯”,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世俗僧人一同面对佛前灯火的情景。“青树”与“缁衣”相映成趣,展现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而“阶下”、“佛前”则点明了场景的具体位置,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接下来的两句“漫夸市上春如锦,且醉尊中酒似渑”,则是诗人对世俗繁华生活的写照。“漫夸”一词则表达了诗人对繁华世界的不屑一顾,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酒似渑”一句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醉酒时的状态,既展示了诗人豪放的性格,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亮色。

最后两句“总是空门无去处,好将真偈问名僧”,则是诗人对佛法的深刻领悟和体悟。“空门”一词则代表了佛教的基本理念,而“真偈”则是佛陀所说之教法真谛的语言记录。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佛法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道路的迷茫和困惑。

这首诗通过对新年的喜庆氛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豪情万丈的人生态度;通过对世俗繁华生活的写照,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对佛法的颂扬和体悟,展示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