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车揽辔正秋分,卧辙无能借寇君。
郭外一钱遮五马,匣中双剑静三军。
霜台俯瞰娄江水,行部遥飞震泽云。
自愧浅才甘寂莫,谁因羽猎荐雄文。

【注释】

登车揽辔(lǒnɡ chè lǎn bèi):《诗经·小雅·采薇》“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𫐌烝兮,蜩螗阵乎陵墓之间。朝遰于西,崇朝其雨。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我来自东,亦饮食女。我东日归,则敶予票秉。”后以“登车揽辔”形容为政清廉、勤政爱民。

卧辙(hè quē):《汉书·龚遂传》:“遂乃移书属令长、尉,教以恭谨从事;务在无扰吏民。郡中自免者以百数,天下嚣然思其德。”颜师古注:“止马之辙也。”

郭外一钱遮五马:比喻太守的廉洁。

匣中双剑静三军:比喻太守的威武。

霜台:指御史台。娄江:即今江苏松江县境内的一条河流,这里泛指江南一带。震泽云:指太湖一带云气缭绕的景象。

羽猎(yǔ lè):打猎。汉成帝时,赵皇后宠幸中山孝王之子刘兴,后因妒杀之。《汉书·外戚传》载:“赵昭仪方幸上,会武帝过而临望,上至,昭仪在御座上,上乃阳堕袖,拔佩刀刺昭仪,几死者数焉。上大惊,遂废后。”

【赏析】

此诗是送别江阴太守的一首七绝。首句点明时间是秋季九月,秋分之时。“正秋分”既交代了时间,又表明了诗人送别的心情是沉重的。“登车揽辔”,描绘出了诗人送别太守时的情态,既写出了诗人对太守的敬重和不舍之情,又表现了诗人对政治前途的担忧。次句写太守离开时的情景,“卧辙无能借寇君”,既表明了太守的清廉,又表现了诗人对太守的不舍之情。第三句写太守离开后的景象,太守离开之后,道路两旁没有一个人,只能看到郭外有一枚钱能遮住五匹马。这是对太守离去后地方百姓生活贫苦的一个侧面反映。第四句写太守离去后的景象,太守离开之后,只有匣中那把双剑静静地守护着三军将士。这是对太守离去后地方军队士气低落的一个侧面反映。最后两句写诗人自己。“自愧浅才甘寂莫”,诗人感到惭愧自己的才能太浅陋,所以甘于寂寞的生活。“谁因羽猎荐雄文”,诗人感叹没有人能够推荐自己的文章给朝廷。全诗语言朴素平易,但意境深远,感情真挚,充分显示了诗人对太守的深情厚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